或如海陆珍,搜罗寄庭庑

或如海陆珍,搜罗寄庭庑

诗句读音
搜罗寄庭庑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sōu luójìtíng wǔ
或如海陆珍平仄:仄 平 仄 仄 平
韵脚:上平十七眞
拼音: huòrúhǎilùzhēn

或如海陆珍,搜罗寄庭庑释义

【搜罗】1.访求罗致;搜集。唐范传正《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白新墓碑》:“代宗之初,搜罗俊逸,拜公左拾遗。”宋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三:“本朝承五季之后,无復字画可称,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。”明唐顺之《答俞教谕书》:“僕於甲科人才固未尝专有眷眷搜罗之心。”朱光潜《艺文杂谈·谈书牍》:“赖古堂《尺牍新钞》搜罗较富。”2.亦作“搜逻”。谓巡回搜索。宋欧阳修《南獠》诗:“搜罗一月餘,不战师自罢。”宋司马光《和王介甫烘虱》:“我归彼出疲奔命,备北惊南厌搜逻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二回:“这样的大排场,我打量拿着妖怪给我们瞧瞧到底是些

【寄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義切《正韻》吉器切,音記。《說文》托也。《增韻》寓也。《周語》國無寄寓。《註》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。又《齊語》管子曰:作內政而寄軍令焉。又《廣韻》附也。《增韻》傳也。《禮·王制》東方曰寄。《註》東方通言之官,謂傳寄東方之言也。又郊遂寄棘,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。又《史記·酷吏傳》請寄無所聽。《註》請寄,猶囑托也。又寄生,草名。又寄居,小蟹名。

【庭庑】堂下四周的廊屋。晋潘岳《怀旧赋》:“步庭廡以徘徊,涕泫流而霑巾。”唐袁郊《甘泽谣·红线》:“见中军士卒,步於庭廡,传呼风生。”2.喻指初步的造诣、境界。章炳麟《<社会通诠>商兑》:“然相其文质……盖俯仰于桐城之道左,而未趋其庭廡者也。”

【或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越逼切,音閾。《說文》邦也。从口从戈,以守一。一,地也。通作域。又《廣韻》胡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穫北切,音惑。疑也。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。《易·乾卦》或躍在淵。《朱子·本義》疑而未定之辭。又與惑通。怪也。《孟子》無或乎王之不智也。◎按六書有假借,或本是邦或字,借爲疑或字,後人加土爲域,加心爲惑。而於或字,止作或人或曰之用,幷其本義而忘之矣。

【海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呼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許亥切,音醢。《說文》天池也。以納百川者。《釋名》海,晦也。主承穢濁水,黑如晦也。《書·禹貢》江漢朝宗于海。又環九州爲四海。《書·禹貢》四海會同。《爾雅·釋地》九夷,八狄,七戎,六蠻,謂之四海。又物產饒富爲陸海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所謂天下陸海之地。又天海,星名。《甘氏星經》天海十星,在壁西南。又州名。《廣韻》禹貢徐州之域,七國時屬楚,秦爲薛郡,漢爲東海郡。後魏爲海州。又《韻補》叶虎洧切,音喜。《詩·小雅》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。鴥彼飛隼,載飛載止。又叶火五切,音虎。《陸雲

【陆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力竹切,音六。《玉篇》厚也。《廣韻》高也。《爾雅·釋地》高平曰陸。《釋名》陸,漉也。水流漉而出也。《易·漸卦》鴻漸于陸。《詩·豳風》鴻飛遵陸。又地名。《孟子》孟子之平陸。《註》齊下邑。又藪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晉有大陸。《左傳·定二年》魏獻子田於大陸。又縣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趙郡大陸縣。又州名。唐置。又漢侯國,在壽光。見《史記·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》。又陸,外國名。《前漢·西域傳》陸國王,治天山東乾當國。又《玉篇》星也。《爾雅·釋天》北陸,虛也。西陸,昴也。《疏

【珍】〔古文〕錱《唐韻》陟鄰切《集韻》知鄰切,音眞。《說文》寶也。《玉篇》貴也,美也,重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。《盧諶詩》不待卞和顯,自爲命世珍。又瑞也。《詩·周頌·將受厥明傳》我周家大受其光明,謂爲珍瑞,天下所休慶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珍,獻也。又奇也。《書·旅獒》珍禽奇獸,不育于國。《公羊傳·昭三十一年》食必坐二子於其側而食之,有珍怪之食。《註》珍怪,猶奇異也。又《正字通》食之美者亦曰珍。《禮·王制》八十常珍。《註》常食皆珍味也。《又》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,則就其室以珍從。《註》九十者,專指有爵者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