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烧枝叶尽,老本更奇崛

火烧枝叶尽,老本更奇崛

诗句读音
火烧枝叶尽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huǒ shāozhī yèjìn|jǐn
老本更奇崛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lǎoběngēng|gèngqí jué

火烧枝叶尽,老本更奇崛释义

【火烧】,失火。《说岳全传》第六五回:“那秦檜在睡梦之中,听得火烧,惊醒起来。”1.指野火。唐韩愈《雉带箭》诗:“原头火烧静兀兀,野雉畏鹰出復没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○:“那人三四月只喫火烧之类,此人半日不食便软了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一回:“你大家赶温麵,烙火烧吃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一章:“伕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--有火烧……摆了半桌子。”2.一种烤饼。唐韩愈《雉带箭》诗:“原头火烧静兀兀,野雉畏鹰出復没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○:“那人三四月只喫火烧之类,此人半日不食便软了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一回:“

【枝叶】枝条和树叶。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枝叶未有害,本实先拨。”唐元稹《种竹》诗:“失地颜色改,伤根枝叶残。”杨朔《海罗杉》:“一棵是海罗杉,另一棵是凿树,并排长着,树皮结着老疤,挂满苍苔,论年龄,都在百年以上,枝叶却极茂盛。”2.喻同宗的旁支。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公族,公室之枝叶也;若去之,则本根无所庇荫矣。”《周书·元伟传》:“虽天厌魏德,鼎命已迁,枝叶荣茂,足以逾於前代矣。”元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他须是你裴家枝叶。”清刘大櫆《<吴氏重修族谱>序》:“虽然赐姓之初,一姓也;命氏之初,一氏也,而枝叶曼衍

【尽】《正字通》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(盡)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慈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忍切,秦上聲。《說文》器中空也。《小爾雅》止也。《玉篇》終也。《廣韻》竭也。《集韻》悉也。《易·繫辭》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去惡莫如盡。《穀梁傳·定十年》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《中庸》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明者,禮之盡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《註》適可而止也。又《韓鄂歲華紀麗》大酺小盡。《註》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又姓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又《

【老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盧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皓切,音栳。《說文》考也。七十曰老。从人毛匕,言須髮變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七十曰老而傳。《公羊傳·宣十一年》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。《註》六十稱耋,七十稱老。又《詩·鄭風》與子偕老。《疏》沒身不衰也。《禮·祭義》貴老。爲其近于親也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鄕老註》老,尊稱也。又《儀禮·聘禮》授老幣。《註》老賔之臣。《疏》大夫家臣稱老。又《禮·曲禮》國君不名卿老。《註》卿老亦卿也。又《禮·王制》天子之老。《註》老謂上公。又《禮·禮運》三老在學。《註》乞言,則受之三老。《左傳

【更】《玉篇》今作更。《集韻》隷作更。○按更字,諸韻書作字重文。《正字通》云俗字,非。

【奇崛】亦作“奇倔”。1.奇特挺拔。南朝梁何逊《渡连圻》诗之一:“悬崖抱奇崛,絶壁驾崚嶒。”五代齐己《江上夏日》诗:“无处清阴似剡溪,火云奇崛倚空齐。”郭沫若《丁东草·石榴》:“奇崛而不枯瘠,清新而不柔媚。”2.独特不凡。唐陆贽《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》:“自揣凡庸之才,又无奇崛之効。”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太祖纪一》:“形神魁壮,趣向奇崛,爱兵好勇,不事田产。”明方孝孺《题南屏对雪图》诗:“吾知王也奇崛人,新诗妙墨俱絶伦。”3.谓笔墨新奇刚健。宋姜夔《续书谱》:“大凡学草书,先当取张芝、皇象、索靖等……然后仿王右军,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