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炎逢六月,金伏过三庚

火炎逢六月,金伏过三庚

诗句读音
金伏过三庚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jīn fúguò|guo|guōsān gēng
火炎逢六月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huǒ yánféngliù yuè

火炎逢六月,金伏过三庚释义

【金伏】金气伏藏。多用以指炎热的伏天。按我国农历,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,此即所谓“庚日必伏”,而庚,五行属金,金畏火而金气伏藏,故称。唐包佶《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》:“火炎逢六月,金伏过三庚。”明杨慎《苦热》诗:“引脰望西顥,金伏何时终。”

【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度也,越也。《正韻》超也。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·檀弓》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·贾生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不及也。又過失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宥過無大。《註》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又罪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又責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。又卦名。易大過,小過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經也。《書·禹貢》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又過所也。《釋名》過

【三庚】后第三庚。为初伏之始。唐曹松《夏日东斋》诗:“三庚到秋伏,偶来松槛立。”2.三伏。宋黄昃《酹江月·夜凉》词:“西风解事,为人间洗尽,三庚烦暑。”

【火炎】”。

【逢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符容切,音縫。《說文》遇也。从辵,峯省聲。《正韻》値也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不逢不若。《書·洪範》子孫其逢吉。又《正韻》迎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逢、迎,逆也。自關而西。或曰迎,或曰逢。又逆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逢占射覆。《註》逆占事,猶言逆刺也。又大也。《禮·儒行》衣逢掖之衣。《註》衣掖下寬大也。又閼逢,歲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甲曰閼逢。《註》言萬物鋒芒欲出,壅遏未通也。又與縫通。《禮·玉藻》深衣縫齊倍要。《註》縫,或爲逢。又有逢,國名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有逢伯陵因之。《註》逢伯陵,殷諸

【六月】《诗·小雅》篇名。序云:“《六月》,宣王北伐也。”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秦伯赋《六月》。”韦昭注:“《六月》,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,復文武之业。《小雅》其诗云:‘王于出征,以匡王国。’二章曰:‘以佐天子。’三章曰:‘共武之服,以定王国。’此言重耳为君,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。”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。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七·梁郊祀乐章》:“白日体无私,皇天辅有德。七旬罪已服,六月师方克。”明夏完淳《大哀赋》:“於是竿木羣兴,风云毕会,兴六月之师,振九天之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