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种山田薄,星居海岛寒

火种山田薄,星居海岛寒

诗句读音
星居海岛寒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韵脚:上平二十五寒
拼音: xīng jūhǎi dǎohán
火种山田薄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
韵脚:入十九鐸
拼音: huǒ zhǒng1báo|bó|bò

火种山田薄,星居海岛寒释义

【星居】分散布列;分散居住。《文选·何晏<景福殿赋>》:“屯方列署,三十有二,星居宿陈,綺错鳞比。”李善注:“星,散也。”唐刘长卿《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》诗:“火种山田薄,星居海岛寒。”唐白居易《蛮子朝》诗:“六詔星居初琐碎,合为一詔渐强大。”2.犹分离。唐方干《别喻凫》诗:“自此星居后,音书岂厌频。”典

【海岛】亦作“海隝”。海洋中的陆地。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:“臣恐惧,不敢奉詔,请为庶人,守海岛中。”《汉书·田儋传》作“守海隝中”。《明史·方国珍传》:“臣本庸才,遭时多故,起身海岛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那两件里……一件装着几根海岛边生的乌皮海藻。”杨朔《木棉花》:“香港,这个美丽的海岛,暂时还是平静的。”漢

【寒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胡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河干切,音韓。《說文》東也。本作。从人在宀下,从茻薦覆之,下有仌。仌,水也。隸省作寒。《釋名》寒,捍也。捍,格也。《玉篇》冬時也。《易·繫辭》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。《書·洪範》庶徴曰燠,曰寒。《傳》煥以長物,寒以成物。又司寒,水神。《左傳·昭四年》黑牡秬黍,以享司寒。《註》司寒,元冥,水神也。又《周語》火見而淸風戒寒。《荀悅·申鑒》下有寒民,則上不具服。又窮窘也。《史記·范睢傳》范叔一寒至此哉。《宋史·同甫傳》畸人寒士皆賴之。又國名,在北海,平壽縣東寒亭。《史記

【火种】属于火范畴的事物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脂非火种,水非鱼属。”2.供引火用的火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回:“操令军士往村落中刼掠粮食,寻觅火种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一回:“侯健就讨了火种,递与薛永,将来点着。”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:“山洞里发现的大量灰烬,不仅说明了他们能初步使用火,也说明他们已能保持火种了。”3.喻潜藏的强大力量或强烈感情。郭小川《秋歌》:“不止一次了,节日的礼花点燃起我心中的火种。”孙犁《白洋淀纪事·杨国元》:“我想,如果不只从静止的方面看他,而想到他的本质和他身体里包藏的

【山】《廣韻》所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師閒切《正韻》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《說文》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《徐曰》象山峰起之形。《釋名》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《易·說卦》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《書·禹貢》奠高山大川。《爾雅·釋山》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《鄭註》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又《山海經》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

【薄】《唐韻》傍各切,音泊。林薄也。《楚辭註》林草不交錯曰薄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列新雉于林薄。《註》草叢生曰薄。又簾也。《禮·曲禮》帷薄之外不趨。《史記·周勃世家》勃以織薄曲爲生。《索隱曰》織蠶薄也。又厚薄。又少也。《詩·周南》薄澣我衣。又聊也。《詩·周南》薄言采之。又輕也。《前漢·董仲舒傳》愍世俗之靡薄。又嫌也。《前漢·張安世傳》薄朕忘故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勉也。秦晉曰釗,或曰薄。故其鄙語曰薄努,猶勉努也。又《博雅》薉也。又集也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奄薄水渚。又《史記·蘇秦傳》心搖搖如懸旌,而無所終薄。又被也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