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丘山头弄明月,姑苏台上吟清风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虎丘山头弄明月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: hǔ qiūshān tóunòng|lòngmíng yuè |
姑苏台上吟清风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: gū sū táishàng|shǎngyínqīng fēng |
虎丘山头弄明月,姑苏台上吟清风释义
【虎丘】山名。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北,亦名海涌山。唐时因避讳曾改称武丘或兽丘,后复旧称。相传吴王阖闾葬此。汉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吴地传》:“闔庐冢在閶门外,名虎丘……筑三日而白虎居上,故号为虎丘。”其上有虎丘塔、云岩寺、剑池、千人石等名胜古迹。
【山头】1.山的上部;山顶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任城威王彰传》“黄鬚儿竟大奇也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太祖在汉中,而刘备栖於山头,使刘封下挑战。”宋陈与义《岸帻》诗:“岸幘立清晓,山头生薄阴。”毛泽东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词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”2.旧时绿林好汉所据的山中营寨。《水浒传》第三五回:“江湖上听得説对影山有个使戟的佔住了山头,打家劫舍,因此一径来比并戟法。”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第五场:“匪参谋长:嗨!好样儿的!是哪个山头的?到这儿干什么来了?”3.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、集团。《人民日报》19
【弄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盧貢切,籠去聲。《爾雅·釋言》玩也。《疏》謂玩好也。《詩·小雅》載弄之璋。《前漢·趙堯傳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。又戲也。《左傳·僖九年》夷吾弱不好弄。《註》弄,戲也。《前漢·昭帝紀》上耕於鉤盾弄田。《註》師古曰:弄田,謂宴游之田。又《韻會》侮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自公卿在位,朔皆敖弄,無所爲屈。又樂曲曰弄。《晉書·桓伊傳》王徽之泊舟靑溪側,令人謂伊曰:聞君善吹笛,試爲我一奏。伊便下車,踞胡牀,爲作三調。弄畢。便上車去。《南史·隱逸傳》宗少文善琴,古有金石弄,惟少文傳焉。《嵆
【明月】1.光明的月亮。战国楚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其少进也,皎若明月舒其光。”唐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诗: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”刘大白《丁宁·黄昏》:“这秘密的黄昏,一霎时吞了斜阳,又一霎时吞了明月。”2.指明珠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被明月兮珮宝璐。”王逸注:“言己背被明月之珠。”唐李商隐《利州江潭作》诗:“自携明月移灯疾,欲就行云散锦遥。”冯浩笺注:“明月,珠也。”清刘大櫆《祭左和中文》:“捐明月於污瀆兮,余又何憾乎今之世。”3.喻泪珠。唐孟郊《连州吟》之三:“开缄白云断,明月堕衣襟。”4.下一个
【姑苏台】亦作“姑胥臺”。台名。在姑苏山上,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。《墨子·非攻中》:“﹝夫差﹞遂筑姑苏之臺,七年不成。”孙诒让间诂:“按《国语》以筑姑苏为夫差事,与此书正合……《越絶》以姑苏为闔閭所筑,疑误。”汉袁康《越绝书·外记传吴地传》:“胥门外有九曲路,闔閭造以游姑胥之臺,以望太湖。”元萨都剌《登姑苏台》诗之二:“姑苏臺上一尊酒,落日昏鸦无限悲。”清孙枝蔚《姑苏台》诗:“姑苏臺上春可怜,姑苏臺下草芊芊。”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
【吟】〔古文〕唫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魚音切,音崟。《說文》呻也。《廣韻》歎也。又《增韻》哦也,咏也,鳴也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倚樹而吟。《戰國策》晝吟宵哭。《楚辭·漁父》行吟澤畔。《荀子·不苟篇》盜跖吟口。《註》吟咏長在人口也。《後漢·梁冀傳》口吟舌言。《註》謂語吃不能明了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唐嘉州刺史吟約。又音含。《前漢·郊祀歌》靈安留,吟靑黃。《註》服虔曰:吟音含。○按師古云:服說非也。吟,歌誦也,靑黃,四時之樂也。然服有此音,今存之。又《集韻》牛錦切,音僸。《揚雄·解嘲》蔡澤雖噤吟,而笑唐舉。《註》
【清风】清微的风;清凉的风。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吉甫作诵,穆如清风。”毛传:“清微之风,化养万物者也。”唐杜甫《四松》诗:“清风为我起,洒面若微霜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八窗尽落,清风徐来,紈扇罗衫,剖瓜解暑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十三:“清风朗日的春早,莫斯科天色已经非常和快。”2.清惠的风化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清风协於玄德,淳化通於自然。”薛综注:“清惠之风,同於天德。”晋夏侯湛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丧乱备矣,胜涂未隆,先生标之,振起清风。”宋苏辙《贺致政曾太傅启》:“出同忧患,措国步於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