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兔相须,鹰犬相尽

狐兔相须,鹰犬相尽

诗句读音
鹰犬相尽平仄:平 仄 平 仄
拼音: yīng quǎnxiāng jìn
狐兔相须平仄:平 仄 平 平
拼音: hútùxiāng xū

狐兔相须,鹰犬相尽释义

【鹰犬】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狗。《东观汉记·和熹邓皇后传》:“太后临朝,上林鹰犬悉斥放之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任能》:“寻飞逐走,未若假伎乎鹰犬。”元龚开《自题中山出游图》诗:“谓为小猎无鹰犬,以为意行有家室。”2.比喻受驱使而奔走效劳的人。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:“臣龟蒙恩累世,驰骋边垂,虽展鹰犬之用,顿毙胡虏之庭。”又《袁绍传》:“以臣颇有一介之节,可责以鹰犬之功。”后多含贬义,比喻受指使而纵威逞虐的人。犹走狗、帮凶。宋苏轼《渔樵闲话录》卷下:“巧诈百端,甘为人之鹰犬以备指呼,驰奸走伪,惟恐后於他人。”明余继登《典

【相尽】畅所欲言,毫无保留。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室有语,不相尽,以告邻里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丞相与殷(殷浩)共相往反,其餘诸贤畧无所关。既彼我相尽,丞相乃嘆曰:‘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。’”宋王安石《与孟逸秘校手书》之六:“遇足下于此,最为相尽。”汉

【兔】《唐韻》湯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土故切,吐去聲。《說文》獸名。象踞後其尾。《禮·曲禮》兔曰明視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兔从免字加一點。俗作兎,非。陸佃云:兔,吐也。明月之精,視月而生,故曰明視。咀嚼者九竅而胎生,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。《王充·論衡》兔舐毫而孕,及其生子,從口而出。又《正韻》亦作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搏畜菟。《嚴延年傳》韓盧取菟。

【相须】需”。互相依存;互相配合。《诗·小雅·谷风》“习习谷风,维风及雨”毛传:“风雨相感,朋友相须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无形》:“人禀气於天,气成而形立,形命相须,以致终死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夫心生文辞,运裁百虑,高下相须,自然成对。”《明史·流贼传·李自成》:“自成善攻,汝才善战,两人相须若左右手。”谢觉哉《不惑集·冷和热》:“冷和热是相需为用的,是统一性的对立面。”2.相互等待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羣公奏请募吏民人马布帛绵,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,发帛四十五万匹,输长安,前后毋相须。”颜师古注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