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中一点小君山,谁琢瑶琨圆中规

湖中一点小君山,谁琢瑶琨圆中规

诗句读音
谁琢瑶琨圆中规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2zhuó|zuóyáo kūnyuánzhōng guī
湖中一点小君山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hú1|4yì diǎnxiǎojūn shān

湖中一点小君山,谁琢瑶琨圆中规释义

【谁】《五音集韻》是爲切《玉篇》是推切,音垂。《說文》何也。《玉篇》不知其名也。《易·同人》出門同人。又誰咎也。《詩·召南》誰其尸之,有齊季女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其誰曰不然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吾不知誰之子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子生,五月而能言,不至乎孩而始誰。《註》未至孩童,便知人之姓名爲誰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誰昔昔也。《詩·國風》誰昔然矣。《傳》猶言疇昔也。郭璞曰:誰,發語辭。又《正韻》誰何,詰問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利兵而誰何。《師古註》問之爲誰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志》大誰卒。《師古註》主問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誰也。大誰,

【琢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竹角切,音斲。《說文》治玉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雕謂之琢。《註》治玉名。《詩·衞風》如琢如磨。《史記·禮書》爲之琢磨圭璧,以通其意。又《詩·周頌》敦琢其旅。《註》敦琢,選擇也。旅,卿大夫從行者。又與瑑同。《禮·郊特牲》大圭不琢,美其質也。《註》琢當爲瑑。又《韻補》叶都木切,音篤。《韓子主道篇》君無見其所欲,君見其所欲,臣將自雕琢。《正字通》琢字,撮脣讀之與欲叶,不必攺音篤也。zdic.net汉Ð

【瑶琨】语出《书·禹贡》:“厥贡惟金三品,瑶、琨、篠、簜。”孔传:“瑶、琨皆美玉。”后用以泛指美玉美石。汉陆贾《新语·本行》:“入山海,採珠璣,求瑶琨。”宋苏轼《李氏山园潜珍阁赋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万象於瑶琨。”明高启《泉南两义士歌》:“踰年还家喜得寳,木难火齐并瑶琨。”2.传说中的古地名。出产美酒。汉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二:“瑶琨去玉门九万里,有碧草如麦,割之以酿酒,则味如醇酎。”汉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二:“帝坐良久,设甜水之冰,以备沐濯,酌瑶琨碧酒,炮青豹之脯。”典

【圆】《唐韻》王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于權切,音員。與圜同。方之對也。《說文》圜,全也。《韻會》古方圓之圓皆作圜,今皆作圓。《易·繫辭》蓍之德圓而神,卦之德方以智。《管子·心術篇》能大圓者,體乎大方。《韓非子·飾邪篇》左手畫圓,右手畫方,不能兩全。《郭璞·江賦》圓淵九迴而懸騰。《註》峽江深急,激岸石而成圓流也。《元結·惡圓論歌》寧方爲皁,不圓爲卿。寧方爲汙辱,不圓爲顯榮。又圓夢,占夢以決吉凶也。《秦再思紀異錄》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,禪師智滿,圓夢獲驗,堂因以名。又與員同。《孟子》規矩方員之至也。《詩·商頌》

【中规】1.同圆规相符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鞣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”2.引申为合乎准则、要求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古之君子必佩玉……行以肆夏,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,进则揖之,退则扬之,然后玉鏘鸣也。”唐白居易《寓意诗》之一:“天子建明堂,此材独中规。”

【湖】《唐韻》戸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洪孤切,音胡。《說文》大陂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楊州,其浸五湖。《水經注》五湖,謂長塘湖,太湖,射貴湖,上湖,滆湖。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湖水,出桃林塞之夸父山。又州名。《廣輿記》屬浙江,吳曰吳興,隋唐曰湖州,今爲湖州府。

【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忠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又《左傳·文元年》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《註》舉中氣也。又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又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《書·召誥》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《註》洛爲天地之中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宅中圓大。又正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衣冠中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

【一点】1.汉字的一种笔画。常指书画中的点画。晋王羲之《题卫夫人<笔阵图>后》:“每作一点,如高峰坠石。”南朝齐谢赫《古画品录·陆绥》:“体韵遒举,风彩飘然。一点一拂,动笔皆奇。”唐朱景玄《唐朝名画录·李灵省》:“若画山水、竹树,皆一点一抹,便得其象,物势皆出自然。”2.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。南朝梁江淹《惜晚春》诗:“如获琼歌赠,一点重如金。”《景德传灯录·潭州神山僧密禅师》:“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一回:“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,也少尽一点子心哪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小引》:“看看绿叶,编编旧

【君山】山名。在湖南洞庭湖口,又名湘山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湘水》:“湖(洞庭湖)中有君山……湘君之所游处,故曰君山矣。”唐李白《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》诗之五:“淡扫明湖开玉镜,丹青画出是君山。”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·过岳阳楼作》词:“日落君山云气,春到沅湘草木,远思渺难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