蛱蝶怜红药,蜻蜓爱碧浔
蛱蝶怜红药,蜻蜓爱碧浔释义
【蜻蜓】亦作“蜻蝏”。1.昆虫名。身体细长,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,喜生活在水边,捕食蚊子等小飞虫。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四:“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,埋至三日不食,则化成青真珠。”唐王建《戴胜词》:“紫冠采采褐羽斑,衔得蜻蜓飞过屋。”清恽敬《<听云楼诗钞>序》:“夫人之耳不可执,不可恃也,蚁动而以为牛鬭,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,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。”冰心《寂寞》:“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,一会儿要下雨了。”2.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。五代张泌《江城子》词之二:“緑云高綰,金簇小蜻蜓。”
【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烏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代切《正韻》於蓋切,同。仁之發也。从心旡聲。又親也,恩也,惠也,憐也,寵也,好樂也,吝惜也,慕也,隱也。又《孝經·諫諍章疏》愛者,奉上之通稱。又《諡法》嗇於賜與曰愛。又姓。宋刺史愛申。又叶烏胃切,音穢。《詩·小雅》心乎愛矣,遐不謂矣。《楚辭·九章》世溷濁莫吾知,人心不可謂兮。知死不可讓,願勿愛兮。《袁宏·名臣贊》滄海橫流,玉石同碎。達人兼善,廢已存愛。《謝瞻·答靈運詩》尋塗塗旣睽,卽理理已對。絲路有恆悲,矧乃所在愛。 小篆作。
【碧浔】绿水边。唐杨师道《咏饮马应诏》:“躞蹀依春涧,联翩度碧潯。”唐元稹《桐花》诗:“丹凤巢阿阁,文鱼游碧潯。”唐鲍溶《南塘》诗之二:“塘东白日驻红雾,早鱼翻光落碧潯。”
【蛱蝶】亦作“蛺蜨”。蝴蝶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官理》:“髫孺背千金而逐蛺蜨,越人弃八珍而甘鼃黽,即患不赏好,又病不识恶矣。”南朝梁何逊《石头答庾郎丹》诗:“黄鸝隐叶飞,蛺蝶縈空戏。”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穆宗禁中杏叶牡丹开,夜有黄白蛺蝶万数飞集花间,宫人以罗巾扑之,无有获者。”林庚白《六月七日作》诗:“緑到梧桐风力软,飞来蛺蝶树阴閒。”
【怜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郞丁切,音靈。《玉篇》心了也。又《集韻》靈年切,音連。與憐同。《韋應物休暇東齋詩》捫竹怜粉汚。又《五音集韻》朗鼎切,音。憭也。(憐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落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靈年切,音蓮。《說文》哀也。《吳越春秋河上歌》同病相憐。又《廣韻》愛也。《魯連子引古諺》心誠憐,白髮元。又《集韻》離珍切,音鄰。義同。《楚辭·九辯》羈旅而無友生,惆悵兮而私自憐。叶上生。 俗作怜。
【红药】见“红药”。亦作“红葯”。芍药花。南朝齐谢朓《直中书省》诗:“红药当阶翻,苍苔依砌上。”唐白居易《伤宅》诗:“绕廊紫藤架,夹砌红药栏。”宋周邦彦《瑞鹤仙》词:“惊飈动幕,扶残醉,绕红葯。”清沉绍姬《寄家人》诗:“记得小园亲手植,一栏红药近何如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