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儿恂恂授衣钵,玉树芝兰俱秀发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佳儿恂恂授衣钵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: jiāérxún xúnshòuyī bō |
玉树芝兰俱秀发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yù shù zhī lánjùxiù fā |
佳儿恂恂授衣钵,玉树芝兰俱秀发释义
【佳】《唐韻》古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膎切,音街。美也,好也。《世說》司馬畏謹,有以人物問者,每言輒佳。妻責無別,曰:如汝言亦復佳。又《韻補》叶堅溪切,音稽。《揚雄·反騷》閨中容競綽約兮,相態以麗佳。知衆嫭之嫉妒兮,何必颺累之蛾眉。又叶居何切,音歌。《白居易詩》坐愁今夜醒,其奈秋懷何。有客忽叩門,語言亦何佳。
【儿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人也。《玉篇》仁人也。孔子曰:人在下,故詰屈。《戴侗·六書故》人儿非二字,特因所合而變其勢。合於左者,若伯若仲。合於下者,若兒若見。《鄭樵·六書略》人象立人,儿象行人。又《集韻》居拜切,音戒。仁人也。(兒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汝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支切,爾平聲。《說文》孺子也。象形。小兒頭囟未合。又《韻會》男曰兒,女曰嬰。又《韻會》兒,倪也。人之始,如木有端倪。又《倉頡篇》兒,嬬也。謂嬰兒嬬嬬然,幼弱之形也。又《韻會》姓也。漢有兒寬。又《唐韻》五稽切《集韻》《韻
【恂恂】1.温顺恭谨貌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於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恂恂,温恭之貌。”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赞》:“李将军恂恂如鄙人,口不能出辞。”宋司马光《石昌言哀辞》:“昌言为人纯素忠谨,望之儼然,以律度自居,即之恂恂温厚。”清刘大櫆《赠大夫闵公传》:“值公事,则恂恂随诸兄后,未尝敢越次儳言。”《痛史》第七回:“宗仁虽也是个武弁,他却恂恂有儒者之风。”2.犹循循。善于诱导貌。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逊言危行,终亨时晦,恂恂善导,使士慕成名。”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孔子恂恂,道化洙泗;孟軻皇皇,
【授】《唐韻》殖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酉切,受上聲。《說文》予也。《廣韻》付也。又《集韻》承呪切,音壽。義同。《詩·鄭風》還,予授子之粲兮。《禮·曲禮》男女不親授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沛公殆天授。《前漢·翟方進傳》當大都授時。《註》總集諸生,大講授也。又姓。漢有授異眾。 《集韻》或作。唐武后改作。武后造授字,以爲正,、、譌。
【衣钵】“衣钵”。1.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。唐崔颢《赠怀一上人》诗:“竹房见衣鉢,松宇清身心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和尚收拾衣鉢被窝,打个包儿,做成一担,寻根竹子,挑出菴门。”清张尔岐《蒿庵闲话》卷一:“六祖衣鉢,传自达磨,藏广东传法寺。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,鉢则魏主所赐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·惠能和尚的偈语》:“﹝惠能﹞在原籍死后移灵曲江南华寺,六十年代初南华寺还有他的‘真身’和‘衣钵’。”2.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,因引申指师传的思想、学问、技能等。宋苏轼《再和许朝奉》:“传家有衣钵,断狱尽《春秋
【俱】《唐韻》舉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恭于切,音拘。皆也。《孟子》父母俱存。又偕也,具也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道可載而與之俱也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孔子適周,魯君與之一乗車,兩馬,一豎子俱。又姓。南凉將軍俱延,唐江州監軍俱文珍。
【秀发】1.指植物生长繁茂,花朵盛开。语出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实发实秀。”宋林逋《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》诗序:“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,鬨然秀发,因成二章。”元许有壬《寻梅》诗:“何以慰吾衰,梅花秀发时。”2.喻指人神采焕发,才华出众。晋陆机《辨亡论》上:“长沙桓王逸才命世,弱冠秀发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今圣歷方兴,文思光被,海岳降神,才英秀发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刘夫人》:“公子秀发,何但做富家翁乎!”3.形容诗文书法俊逸不群。唐杜甫《石砚》诗:“平公今诗伯,秀发吾所羡。”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耆旧·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