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汉称炳灵,克明嗣清昼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江汉称炳灵 | 平仄: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: jiāng hànchēng|chèn|chèngbǐng líng |
克明嗣清昼 | 平仄: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: kè míngsìqīng zhòu |
江汉称炳灵,克明嗣清昼释义
【江汉】1.长江和汉水。《书·禹贡》:“江汉朝宗於海。”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江汉,南国之纪。”朱熹集传:“江汉,二水名。”北周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江汉之间,不惊鸡犬;樊襄之下,更多冠盖。”清黄景仁《黄鹤楼用崔韵》:“欲把登临倚长笛,滔滔江汉不胜愁。”2.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。古荆楚之地,在今湖北省境内。晋陆机《演连珠》之四十:“江汉之君,悲其坠屨,少原之妇,哭其亡簪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绍既新败,众惧人扰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远兵江汉,若绍收离纠散,乘虚以出,则公之事去矣。”
【炳灵】1.焕发灵气。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近则江汉炳灵,世载其英。”吕向注:“炳,明也;载,犹生也。谓江汉明灵,故代生贤哲。”唐陈子昂《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》:“杜司户炳灵翰林,研几策府。”金元好问《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》:“识者以为中国之大,平治之久,河岳炳灵,实生人杰。”2.闪烁的灵气。汉班固《幽通赋》:“系高頊之玄胄兮,氏中叶之炳灵。”唐温庭筠《过孔北海墓二十韵》:“珪玉埋英气,山河孕炳灵。”
【克明】《书·尧典》: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”孔传:“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,以睦高祖玄孙之亲。”克明,能明。后亦用作歇后语,谓任用贤能之士。南朝齐王融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克明之旨弗远,钦若之义復还。”2.能察是非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貊其德音,其德克明,克明克类,克长克君。”郑玄笺:“照临四方曰明。”朱熹集传:“克明,能察是非也。”晋陆机《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》:“篤生我后,克明克秀。”3.谓能尽君道。《书·伊训》:“居上克明,为下克忠。”蔡沉集传:“居上克明,言能尽临下之道。”典
【清昼】《秦女休行》:“手挥白杨刀,清昼杀讎家。”宋杨万里《题望韶亭》诗:“嶧山桐树半夜鸣,泗水石头清昼跃。”清王贵一《观仲儒熹儒煮茗》诗:“熏风破微炎,细雨洒清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