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湖蹭蹬朱颜改,忧患侵凌壮志消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江湖蹭蹬朱颜改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:上十五海 拼音: jiāng húcèng dèngzhū yángǎi |
忧患侵凌壮志消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下平四宵 拼音: yōu huànqīn língzhuàng zhìxiāo |
江湖蹭蹬朱颜改,忧患侵凌壮志消释义
【江湖】1.江河湖海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於陆,相呴以溼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”《汉书·货殖传·范蠡》:“﹝范蠡﹞乃乘扁舟,浮江湖,变姓名,适齐为鴟夷子皮,之陶为朱公。”宋姜夔《白石诗说》:“波澜开闔,如在江湖中,一波未平,一波已作。”清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》:“大之则江湖,小之则池沼,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,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。”2.泛指四方各地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。”三国魏曹操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:“江湖未静,不可让位;至于邑土,可得而辞。”宋苏辙《次韵刘贡父省上示
【蹭蹬】难行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正始寺》:“若乃絶岭悬坡,蹭蹬蹉跎。泉水紆徐如浪峭,山石高下復危多。”唐储光羲《赴冯翊作》诗:“蹭蹬失归道,崎嶇从下位。”明徐渭《翠乡梦》第一出:“俺们宝塔上的阶梯,从一二层扒将八九,不知有几多般的跌磕蹭蹬。”俞平伯《凄然》诗:“蹭蹬的陂陀路,有风尘色的游人一双。”2.失势貌。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或乃蹭蹬穷波,陆死盐田。”李善注:“蹭蹬,失势之貌。”3.困顿;失意。唐杜甫《上水遣怀》诗:“蹭蹬多拙为,安得不皓首。”宋陆游《秋晚》诗:“一生常蹭蹬,万事略更尝。”明徐霖《绣
【朱颜】美好的容颜。《楚辞·大招》:“嫮目宜笑,娥眉曼只。容则秀雅,穉朱颜只。”王夫之通释:“穉朱颜者,肌肉滑润,如婴穉也。”南朝宋鲍照《芙蓉赋》:“陋荆姬之朱颜,笑夏女之光髮。”南唐李煜《虞美人》词:“雕栏玉砌依然在,只是朱颜改。”宋魏庆之《诗人玉屑·诗评》:“元卿年十八第进士,其叔正叟贺之云:‘月中丹桂输先手,镜里朱颜正后生。’”清刘大櫆《祭吴文肃公文》:“我初见公,公在内阁,皓髮朱颜,笑言磊磊。”2.和悦的脸色。表示亲热信任。《汉书·淮阳王刘钦传》:“博自以弃捐,不意大王还意反义,结以朱颜,愿杀身报德。”3
【忧患】患难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作《易》者,其有忧患乎?”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。”三国魏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旷然无忧患,寂然无思虑。”宋王安石《离北山寄平甫》诗:“少年忧患伤豪气,老去经纶误半生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苏门孙先生言行》:“忧患恐惧,最怕有所,一有所,则我心无主。”杨朔《茶花赋》:“我又望着他的脸……不必多问他的身世,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。”典
【侵凌】“侵凌”。亦作“侵陵”。侵犯欺凌。《墨子·天志下》:“今天下之诸侯,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,此为杀一不辜人者,数千万矣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炎帝欲侵陵诸侯,诸侯咸归轩辕。”《魏书·列女传·泾州贞女兕先氏》:“老生不仁,侵陵贞淑,原其强暴,便可戮之。”明陆采《怀香记·征吴得胜》:“休得强横,侵凌至不仁,速当退舍,免舆尸溃乱奔。”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三幕:“晋国一分裂了,秦国便抬起头来,时常来侵凌我们,成为中原的大患。”
【壮志】愿、襟怀;伟大的志向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张俭传论》:“而张俭见怒时王,颠沛假命,天下闻其风者,莫不怜其壮志,而争为之主。”《北史·王罴王思政尉迟迥王轨传论》:“运穷事蹙,城陷身囚,壮志高风,亦足奋於百世矣。”唐骆宾王《边城落日》诗:“壮志凌苍兕,精诚贯白虹。”明李东阳《吕梁洪二十韵》:“高歌逆天风,壮志方慷慨。”毛泽东《到韶山》诗: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”
【消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相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邀切《正韻》先彫切,音宵。《說文》盡也。又滅也。《易·泰卦》小人道消。又釋也。《禮·月令》冰凍消釋。又消耗。《揚子·太經》九事,七爲消。《註》消,意放散也。又消消,敝也。《詩·豳風》予尾翛翛。《疏》亦作消消。又地名。《詩·鄭風》淸人在消。《傳》消,河上地。又疾名,與痟通。《後漢·李通傳》通素有消疾。《註》消消中之疾也。又消石,藥名。又通逍。《禮·檀弓》消搖于門。《註》消搖,又作逍遙。又《韻補》叶新於切,音須。《崔駰·反都賦》幹弱枝彊,末大本消。叶下臾。又叶思留切,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