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命祈灵岳,回策诣真士
将命祈灵岳,回策诣真士释义
【将命】1.奉命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将命于朝。”郑玄注:“将,犹奉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明帝建武元年》:“凡使人以和为贵,勿迭相矜夸,见於辞色,失将命之体也。”胡三省注:“奉命而行,谓之将命。”2.传命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童子将命。”朱熹集注:“将命,谓传宾主之言。”宋司马光《与王介甫书》:“光居常无事,不敢涉两府之门,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。”
【祈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渠希切,音旂。《說文》求福也。《書·召誥》祈天永命。《詩·小雅》以祈甘雨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叫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掌六祈,以同鬼神示。《註》祈,也,謂有災變,號呼告於神,以求福。,音叫。又報也,告也。《詩·大雅》以祈黃耉。《疏》報養黃耉之老人,酌大斗而嘗之,以告黃耉將養之也。 亦作蘄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跨天下而無蘄。又通圻。《書·酒誥》圻父薄違。《詩·小雅》作祈父。《毛萇曰》祈折畿同。又同祁。《書·君牙》冬祁寒。《禮·緇衣》作祈寒。又《集韻》古委切,音詭。同,祭山名。《周禮·
【灵岳】岳”。1.灵秀的山岳。三国魏嵇康《答二郭》诗之二:“结友集灵岳,弹琴登清歌。”唐王勃《晚秋游武担山寺序》:“岂如武担灵岳,开明故地,蜀夫人之葬迹,任文公之死所。”明屠隆《綵毫记·难中相会》:“灵岳鬱嵯峨,仙人正高卧。”2.特指泰山。唐柳宗元《柳州贺破东平表》:“旌旗烛耀於洪河,金鼓震惊於灵岳。”集注引童宗说曰:“灵岳,太山。”见“灵岳”。
【回】《唐韻》戸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隈切,音洄。《說文》从囗,中象回轉之形。《徐鍇曰》渾天之氣,天地相承。天周地外,隂陽五行,回轉其中也。又《說文》邪也,曲也。《詩·小雅》淑人君子,其德不回。《禮·禮器》禮飾回,增美質,措則正,施則行。又《正韻》返也。《後漢·蔡邕傳》回途要至,俯仰取容。又《廣韻》違也。《詩·大雅》求福不回。《又》徐方不回。《註》回猶違也,言不違命也。又《詩·大雅》昭回于天。《註》昭,明。回,旋也。又屈也。《後漢·盧植傳》可加赦恕申宥回枉。《又》抗議不回。又徘回。《說文》徘徊本作裵回。
【策】《廣韻》楚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測革切《正韻》恥格切,音。《儀禮註》策,也。《蔡邕·獨斷》策者,也。其制長二尺,短者半之,其次一長一短,兩編下附單執一札,謂之爲。連編諸,乃名爲策。凡書,字有多有少,一行可盡者書之于,數行可盡者書之于方,方所不容者乃書于策。《禮·曲禮》先生書策,琴瑟在前,坐而遷之,戒勿越。《通攷》漢制,取士作策難問,試者投射答之,謂之射策。若錄政化得失顯問,謂之對策。又策書。《釋名》策書敎令于上,所以驅策諸下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王命尹氏及王子虎、內史叔興父,策命晉侯爲侯伯。又籌也,謀也。
【诣】《唐韻》五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硏計切,音羿。《說文》至也。《徐曰》徑而詣之也。《小爾雅》進也。《玉篇》往也,到也。《增韻》造也。《左傳·莊十七年註》鄭詹詣齊見執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代王乗傳詣長安。《王褒·洞簫賦》躊躇稽詣。《註》倉頡篇云:詣,至也。言聲稽留,如有所詣也。又《正字通》學業深入曰造詣。又蟲名。《揚子·方言》蛄詣謂之杜蛒。又與栺通。漢有枍栺宮,以木而名。《三輔黃圖》作枍詣宮。《註》枍詣,木名。言宮中美木茂盛也。又與倪通。《春秋·昭二十九年》叔詣卒。《公羊》《穀梁傳》作叔倪。
【真士】有操守、才能之士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。”南朝梁江淹《遣使巡行诏》:“如其讜言嘉话,真士智才,亦依名腾上,随事均量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九回:“乐毅邹衍之贤,乃以黄金相奔走,真士闻之将疾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