戬谷既鼎来,保以致祝辞

戬谷既鼎来,保以致祝辞

诗句读音
保以致祝辞平仄:仄 仄 仄 仄 平
拼音: bǎoyǐ zhìzhù cí
戬谷既鼎来平仄:仄 仄 仄 仄 平
拼音: jiǎn gǔjìdǐng lái

戬谷既鼎来,保以致祝辞释义

【保】注解: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補抱切《正韻》補道切,音寶。安也。《周禮•天官》以八統詔王馭萬民,五曰保庸。《註》保庸,安有功者。又恃也,守也。又《禮•月令》四鄙入保。《註》小城曰保。又都邑之城曰保。又任也。《周禮•地官•大司徒》令五家爲比,使之相保。《註》保猶任也。又全之也,佑也。《書•召誥》天迪格保。《註》格正夏命而保佑之。又《詩•小雅》天保定爾,亦孔之固。又《說文》養也。《增韻》抱也。《書•周官》立太師,太傅,太保。《禮•文王世子》入則有保,出則有師。《前漢•宣帝紀》嘗有阿保之功。《註》阿,倚

【以致】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,引出了下文的结果(多指不好的结果)。宋司马光《谏西征疏》:“自古以来,国家富彊,将良卒精,因人主好战不已,以致危乱者多矣。”明张居正《议外史职疏》:“自职名更定之后,遂失朝夕记注之规,以致累朝以来,史文闕略。”茹志鹃《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》:“我不觉浑身燥热起来,以致火车已走过了镇江,我才想起我原来的打算。”典

【祝辞】过祈福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和熹邓皇后》:“三年秋,太后体不安,左右忧惶,祷请祝辞,愿得代命。”2.祷告鬼神的文辞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祝盟》:“若夫《楚辞·招魂》,可谓祝辞之组丽也。”《金史·礼志四》:“夫祭有祝辞,本告神明。”3.致祝贺之词。亦指祝贺词。唐韩愈《送石处士序》:“先生起拜祝辞曰:‘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。’”巴金《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大会上的讲话》:“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中要求‘我们的文艺,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,付出更大的努力,取得更丰硕的成果’。”

【戬谷】福禄。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:“天保定尔,俾尔戩穀。”毛传:“戩,福;穀,禄。”一说,犹尽善。朱熹集传:“闻人氏曰:戩,与翦同,尽也;穀,善也。”后用为吉祥之语。晋陆云《张二侯颂》:“神之听之,俾我戩穀。”宋秦观《代回吕吏部启》:“宜戩穀之駢臻,顾颂言而何既。”清曾国藩《唐镜海先生七十生日同人寄怀诗序》:“五月七日,实初度之辰,六安吴君廷栋始为寄怀诗,略寓诗人戩穀俾臧之义。”

【鼎来】方来;正来。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诸儒为之语曰:‘无説《诗》,匡鼎来;匡説《诗》,解人颐。’”颜师古注:“服虔曰:‘鼎犹言当也,若言匡且来也。’应劭曰:‘鼎,方也。’”宋王安石《与张护戎启》:“鼎来敝邑,甫次近郊,传闻使旌,适在州部,将亲盛德,尤激欢悰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》:“允文(虞允文)再具捷奏,且言:‘敌军鼎来,臣不当便引去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