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派已远,后来无闻人
江西派已远,后来无闻人释义
【来】〔古文〕徠《廣韻》落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郞才切,賴平聲。至也,還也,及也。《禮·曲禮》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。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又《公羊傳·隱五年》公觀魚於棠,登來之也。《註》登讀爲得,齊人謂求得爲登來。又玄孫之子曰來孫。又麥名。《詩·周頌》貽我來牟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作飴我釐麰。亦作。又呼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來瞽令臯舞。又姓。又《集韻》洛代切,音賚。撫其至日來。《孟子》放勳曰:勞之來之。又叶鄰奚切,音離。《詩·邶風》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《素問》恬澹虛無,眞氣從之。精神守內,病安從來。又叶郞
【无闻】1.没有名声;不为人知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四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已。”唐张祜《访许用晦》诗:“怪来音信少,五十我无闻。”金元好问《刘远笔》诗:“宣城诸葛寂无闻,前后两刘新册勋。”清顾炎武《菰中随笔》:“政绩无闻,抵犯贪暴者,放归田里。”2.听不见;没有听到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三日不食,耳无闻,目无见也。”汉刘向《说苑·正谏》:“朝居严,则下无言;下无言,则上无闻矣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岑顺》:“夜中闻鼓鼙之声,不知所来,及出户,则无闻。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国有大赦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
【江西】以前,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;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,此亦天亡秦之时也。”
【派】《廣韻》匹卦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卦切,音。《說文》別水也。一曰水分流也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百川派別,歸海而會。又《博雅》水自汾出爲派。又《集韻》卜卦切,音。谷名,在安邑。又莫獲切,音麥。泉潛通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滂佩切,音配。《歐陽修·病暑賦》覽星辰之浮沒,視日月之隂蔽。披閶闔之淸風,飮黃流之巨派。又叶普駕切,音怕。《呂溫勳臣贊》河出昆侖,來潤中夏。連山合沓,橫擁其派。 或作泒,非。泒音孤,水名。漢典考證:〔《博雅》水自分出爲派。〕 謹照原文分改汾。 考證:〔《博雅》水自分出爲派。〕 謹照原文分改汾。
【已】《廣韻》羊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音以。《玉篇》止也,畢也,訖也。《廣韻》成也。《集韻》卒事之辭。《易·損卦》已事遄往。又《玉篇》退也。《廣韻》去也,棄也。《書·堯典》試可乃已。《論語》三已之。又太也。《廣韻》已,甚也。《孟子》仲尼不爲已甚者。《註》不欲爲已甚,太過也。又《廣韻》過事語辭。《史記·灌夫傳》已然諾。《註》索隱曰:謂已許諾,必使副其前言也。又《類篇》語已也。《增韻》語終辭。《前漢·梅福傳》亦無及已。又踰時曰已而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已而有娠。又與以通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人之所以爲人者,何
【远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雲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雨阮切,爰上聲。《說文》遼也。《廣韻》遙遠也。《正韻》指遠近定體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于願切《正韻》于怨切,爰去聲。《正韻》遠之也。遠近之遠上聲,如《詩》其人則遠之類。遠離之遠去聲,如《論語》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。又叶于員切,音淵。《詩·小雅》爾之遠矣,民胥然矣。 俗作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