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学金华殿,亲耕钩盾田

讲学金华殿,亲耕钩盾田

诗句读音
亲耕钩盾田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qīn|qìnggēnggōu dùn
讲学金华殿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jiǎng xuéjīn huá diàn

讲学金华殿,亲耕钩盾田释义

【耕】〔古文〕畊《唐韻》古莖切《韻會》古庚切《正韻》古衡切,音更。《說文》犂也。古者井田,故从井。《易·无妄》六二不耕穫,不葘畬,則利有攸往。《禮·王制》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。九年耕,必有三年之食。《山海經》稷之孫曰叔均,是始作牛耕。又《正字通》凡致力不怠,謂之耕。又假它事代食,若力田然,亦曰耕。《揚子·法言》耕道得道,獵德得德,是獲饗也。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。《拾遺記》賈逵門徒來學,不遠千里,獻粟盈倉。或云:逵非力耕,所謂舌耕也。《任彥昇·薦士表》旣筆耕爲養。《唐書·王勃傳》心織而衣,筆耕而食。《宋史·王韶傳》

【钩盾】“钩盾”。古代职官和官署名。汉少府属官有钩盾令,职掌园苑游观之事,晋亦有之;隋唐曰钩盾署,属司农寺,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,以供祭飨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又中书謁者、黄门、鉤盾、尚方、御府、永巷、内者、宦者﹝八﹞官令丞。”颜师古注:“鉤盾主近苑囿。”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奇树珍果,鉤盾所职。”薛综注:“鉤盾,今官,主小苑。”清赵翼《米贵》诗:“祗应钩盾田犹旷,可惜高空种不成。”典

【讲学】研习,学习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孟僖子病不能相礼,乃讲学之,苟能礼者从之。”杜预注:“讲,习也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后乃白援,从平原杨太伯讲学,专心坟典。”宋陆游《北窗怀友》诗:“幸有北窗堪讲学,故交零落与谁同。”2.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。明陆树声《清暑笔谈》:“近来一种讲学者,高谈玄论,究其归宿,茫无据依。”清顾炎武《与友人论父在为母齐衰期书》:“承教以处今之时,但当著书,不必讲学,此去名务实之论,良获我心。”邓小平《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》:“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。”

【金华殿】名。殿在未央宫内。西汉中常侍班伯曾于此受业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大将军王凤荐伯(班伯)宜劝学,召见宴昵殿,容貌甚丽,诵説有法,拜为中常侍。时上方乡学,郑宽中、张禹朝夕入説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於金华殿中,詔伯受焉。”颜师古注:“金华殿在未央宫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《礼记》。桓云:‘时有入心处,便觉咫尺玄门。’刘曰:‘此未关至极,自是金华殿之语。’”2.借指内庭。唐李白《送杨燕之东鲁》诗:“一辞金华殿,蹭蹬长江边。”亦省称“金华”。宋司马光《神宗皇帝挽辞》之三:“鼇禁叨承詔,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