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月庭芜,总是销魂
江月庭芜,总是销魂释义
【总是】1.总归是;全都是。唐王昌龄《从军行》之二:“琵琶起舞换新声,总是关山旧别情。”宋黄公度《青玉案》词:“霜桥月馆,水村烟市,总是思君处。”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。”清吴骞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荆水藏形,岐山隐跡,总是潜修窟。”茅盾《子夜》一:“大凡教书的人总是那么灰色的,大学教授更甚。”2.纵然是;即使是。总,通“纵”。唐李山甫《上元怀古》诗之一:“南朝天子爱风流,尽守江山不到头。总是战争收拾得,却因歌舞破除休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一八回:“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将来,总是有十分英
【销魂】1.谓灵魂离开肉体。形容极其哀愁。南朝梁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”唐钱起《别张起居》诗:“有别时留恨,销魂况在今。”清龚自珍《贺新凉·长白定圃公子奎耀示重阳<忆菊词>依韵奉和》词:“性懒情多兼骨傲,值得销魂如此。”2.谓灵魂离开肉体。形容极其欢乐。宋秦观《满庭芳》词:“销魂,当此际,香囊暗解,罗带轻分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西湖主》:“明允公,能令我真个销魂否?”郭沫若《塔·喀尔美萝姑娘》:“日本的春天,樱花正是穠开的时候,最是使人销魂,而我又独在这时候遇着了她。”3.谓灵魂离开肉体。形容
【江月】1.江面上空的月亮。南朝梁何逊《宿南洲浦》诗:“违乡已信次,江月初三五。”唐张说《赠赵侍御》诗:“夜楼江月入,朝幌山云捲。”明周致尧《西津夜泊》诗:“卧听海潮吹地转,起看江月向人低。”清马士成《虞美人·月下闻雁》词:“碧空江月明如昼,北雁征霜候。”2.江中的月影。唐杜甫《漫成》诗:“江月去人只数尺,风灯照夜欲三更。”宋赵汝愚《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》诗:“江月不随流水去,天风直送海涛来。”清许廷鑅《湘帆图》诗:“醉来长啸湘云飞,一笑停帆弄江月。”
【庭芜】生的草。南朝宋颜延之《秋胡》诗:“寝兴日已寒,白露生庭芜。”唐白居易《春日闲居》诗:“是时三月半,花落庭芜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