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简介

“简介诗人有哪些,简介有哪些诗人?简介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简介诗人!”

凉州曲简介

  《凉州词》由王翰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。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,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、尽情酣醉的场面。首句用语绚丽优美,音调清越悦耳,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;一句用 “欲饮”两字,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,酒宴外加音乐,着意渲染气氛。三、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,尽情尽致,乐而忘忧,豪放旷达。这两句,蘅塘退士评曰:“作旷达语,倍觉悲痛。”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,厌恶征战。清代施补华的《岘佣说诗》评说:“作悲伤语读便浅,作谐谑语读便妙。在学人领悟。”从内容看,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,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,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,谓是悲凉感伤,似乎勉强。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。千古名绝,众论殊多,见仁见智,学人自悟。

寄人简介

  《寄人》由张泌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题为《寄人》的诗,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。诗人曾与一女子相爱,后来却彼此分手了。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。在封建宗法社会的“礼教”阻隔下,既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,只好借用诗的形式,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,希望她到底能够了解自己。这是题为《寄人》的原因。

金陵图简介

  《金陵图》由韦庄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。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,渲染氛围;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,台城早已破败;三、四句写风景依旧,人世沧桑。触景生情,借景寄慨,暗寓伤今。语言含蓄蕴藉,情绪无限感伤。

春宿左省简介

  《春宿左省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作于左拾遗任上,记叙了诚敬值宿,夜不敢寐的实况。反映了这时诗人不过是个小心谨慎的官吏罢了,字里行间也流露诗人的忠爱之情。这首诗的开头两联写景,后两联写情。自幕至夜,再自夜至晓,自晓至明,结构严谨而又灵活,叙述详明而有变化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遣悲怀其三简介

  《遣悲怀其三》由元稹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是一首自伤身世不幸的诗。它运用典故,抒发无子丧偶之悲,进而以长鳏来报答妻子生前凄苦相聚之恩,聊以自慰,真有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之感。其情痴,其语挚,吟来催人泪下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相关阅读:《遣悲怀(三首全)》、《遣悲怀其一》、《遣悲怀其二》、《遣悲怀其三》、《离思五首(其四,曾经沧海难为水)》、《元稹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   相关阅读:《遣悲怀(三首全)》、《遣悲怀其一》、《遣悲怀其二》、《遣悲怀其三》、《离思五首(其四,曾经沧海难为水)》、《元稹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

遣悲怀其二简介

  《遣悲怀其二》由元稹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一首主要写身后的纪念伤怀,起笔自然,毫不做作。接着写人亡物存,触目生悲。反复吟诵贫贱相交,情真意切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相关阅读:《遣悲怀(三首全)》、《遣悲怀其一》、《遣悲怀其二》、《遣悲怀其三》、《离思五首(其四,曾经沧海难为水)》、《元稹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   相关阅读:《遣悲怀(三首全)》、《遣悲怀其一》、《遣悲怀其二》、《遣悲怀其三》、《离思五首(其四,曾经沧海难为水)》、《元稹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

遣悲怀其一简介

  《遣悲怀其一》由元稹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《遣悲怀》是一组悼亡诗,共三首。第一首是追忆生前。先写爱妻甘于贫寒,再写如今富贵却不能共享,逼出“悲怀”二字,可谓至性至情,有力动人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相关阅读:《遣悲怀(三首全)》、《遣悲怀其一》、《遣悲怀其二》、《遣悲怀其三》、《离思五首(其四,曾经沧海难为水)》、《元稹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   相关阅读:《遣悲怀(三首全)》、《遣悲怀其一》、《遣悲怀其二》、《遣悲怀其三》、《离思五首(其四,曾经沧海难为水)》、《元稹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

赋得暮雨送李曹简介

  《赋得暮雨送李曹》由韦应物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。虽是微雨,却下得密,以致船帆涨饱了,鸟飞缓慢了。首联写送别之地,扣紧“雨”、“暮”主题。二、三两联渲染迷蒙暗淡景色;暮雨中航行江上,鸟飞空中,海门不见,浦树含滋,境地极为开阔,极为邈远。末联写离愁无限,潸然泪下。全诗一脉贯通,前后呼应,浑然一体。虽是送别,却重在写景,全诗紧扣“暮雨”和“送”字着墨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简介

  《秦中感秋寄远上人》由孟浩然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崔国辅所作。这是一首抒情诗,是作者在长安落第之后写的,寄给名叫远的僧人,报告客居逢秋的苦情,诉说欲隐无处,欲仕非愿,进退两难之苦。诗充满了失意、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。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。开头写自己之所欲,但苦于“无资”,想从仕,又非所愿,于是记怀“东林”“我师”。壮志不能实现,自然就衰颓,于是对凉风、闻蝉声,就要“益悲”了。这种不加润色的白描手法,抒发了内心悲苦,读来觉得明朗直爽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简介

  《秋夜寄邱员外》由韦应物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是一首怀人诗。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,丘丹临平山学道时,诗人写此诗以寄怀。诗的首两句,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;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。隐士常以松子为食,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。一样秋色,异地相思。着墨虽淡,韵味无穷;语浅情深,言简意长。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,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简介

  《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》由孟浩然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是一首抒写旅中寄友的诗。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,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,流露出奔波不定、颇不得志之情。开头两句有造作雕琢感。“急夜流”三字,若直说“夜急流”更顺畅得多。然而三、四两句“风鸣两岸叶,月照一孤舟”却是随手拈来,清新诱人,江上夜色,如置眼前,足见诗人何等大手笔。这首诗的前半写景,后半写情,以景生情,情随景致,景情揉合,景切情深,撩人情思。此诗的情感很浓,意境很阔大,颇具盛唐风神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桃源行简介

  《桃源行》由王维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以陶潜的《桃花源记》为蓝本,取其大意,变文为诗,进行艺术的再创造,开拓了诗的意境,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。为此,它能与散文《桃花源记》并传于世。这首诗段落与陶潜的散文相仿,但画面却比陶文来得生动优美,绚烂多彩。全诗笔力舒健,韵脚多变,平仄相间,从容雅致,活跃多姿。王维的诗以抒写山水著称,此诗尤胜。历来评价王诗有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说法,细读这首诗才知道这话不假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