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简介

“简介诗人有哪些,简介有哪些诗人?简介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简介诗人!”

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简介

  《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。诗人曾任严武幕僚,深得严武关怀,故别离之情依依,自不待言。这首诗的开头点明“远送”,可见意深情长。分手伤别,自然想到“昨夜”饯别情景,也想何时重逢。接着讴歌严武入相出将都有成就,受到人民的称赞。最后写送别后的心境的孤独无依。语言质朴含情,章法谨严有节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这首诗中押韵的四字为:情、行、荣、生。所谓四韵就是指这四个字。如是十韵就是写十联(押韵)。   在这四个字中情、行这二字没有疑意,与现代汉语的拼音是一至的(ing),生也没有什么疑意,都是下平八庚韵部中的,关键是荣字,该字出自下平九青韵部。从古代诗作来说,相邻二韵部是可以通押的(比如一东二冬),但自唐代以来,凡律诗就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来押韵。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,这首诗不是律诗,只能称为古风。因为只有在古风中这一格式才被认可。   以上所说韵部都是以《平水韵》为准,这一韵书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,现代人写诗也可要《中华新韵》,但要写出唐人风格之格律诗,最好还是用《平水韵》。   这首诗中押韵的四字为:情、行、荣、生。所谓四韵就是指这四个字。如是十韵就是写十联(押韵)。

早发白帝城简介

  《早发白帝城》由李白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和通俗的语言,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,小船的轻快,并借此抒发了诗人流放遇赦的轻松、喜悦的心情。用“千里”跟“一日”对照,夸张地表达了船行速度的快,一个“还”字,在平淡中包含了诗人重新获得自由时的兴奋、喜悦的感情。正是在这种情感之中,诗人也顾不得细细描写两岸的山光水色了,只用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的万重高山,进一步描写“舟—轻”“水—急”,充分抒发自己的无比欢乐之情。全诗不但气势豪放,而且节奏感强,读起来琅琅上口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江南逢李龟年简介

  《江南逢李龟年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(770),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。李龟年是盛唐时期声名赫赫的音乐家,但其生卒、籍贯、出身等均已不详。我们只知道他生活在唐玄宗开元至代宗大历年间,擅长歌唱,还会作曲,对地方音乐也相当熟悉。有一次,他在岐王府听见有人弹琴,就说:“这是秦地的音乐。”过了一会儿,他又说:“这是楚地的音乐。”岐王听了很惊讶,到帘幕后面一问,果然如此。凭借其过人的音乐技艺,李龟年受到喜爱音乐的唐玄宗的赏识,“特承顾遇,于东都大起第宅,膺侈之制逾于公侯”。安史之乱后,李龟年流落江湘,每遇良辰胜景,为人歌数阕,座中闻之,莫不掩泣罢酒(《明皇杂录》)。   大历五年暮春时节,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,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(今湖南长沙),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。这时,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安史之乱,整个社会已经从“开元盛世”那样的繁荣昌盛迅速跌落下来。面对苦难的现实、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,杜甫百感交集,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,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触,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,对现实的深沉慨叹,以及对昔盛今衰、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。   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,常在贵族豪门歌唱。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,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,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。

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简介

  《咏怀古迹其五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作者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。全诗以议论为主,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,惋惜其志不成。诗议而不空,句句含情,层层深入,荡人胸襟、动尔情怀。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,却是宿命观点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诗以议论入之,诸葛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,首句已经定下了调子。接着自然是面对“宗臣”遗像肃然起敬了。颔联评价诸葛才能功绩,颈联赞美诸葛堪比伊尹、吕尚,使萧何、曹参黯然失色。这一赞美,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尾联表达对如此杰出人物竟因为汉运已终而难酬壮志,最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而死的一种深惋长叹。除第二句描写自己的心情外,其他句皆以议论入诗,却能议论高妙,情韵流畅,并不给人板滞苦涩之感。   相关阅读:《咏怀古迹其一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二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三》、《咏怀古迹其四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五》、《杜甫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   诗以议论入之,诸葛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,首句已经定下了调子。接着自然是面对“宗臣”遗像肃然起敬了。颔联评价诸葛才能功绩,颈联赞美诸葛堪比伊尹、吕尚,使萧何、曹参黯然失色。这一赞美,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尾联表达对如此杰出人物竟因为汉运已终而难酬壮志,最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而死的一种深惋长叹。

阁夜简介

  《阁夜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(766)寓于夔州西阁作所。全诗写冬夜景色,有伤乱思乡的意思。首联点明冬夜寒怆;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;颈联写拂晓所闻;末联写极目武侯、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。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,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,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。全诗气象雄阔,大有上天下地,俯仰古今之概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简介

  《咏怀古迹其三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。想到昭君生于名邦,殁于塞外,去国之怨,难以言表。因此,主题落在“怨恨”二字,“一去”二字,是怨的开始,“独留”两字,是怨的终结。作者既同情昭君,也感慨自身。沈德潜说:“咏昭君诗此为绝唱。”信然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这首诗是感事而暗喻感怀。昭君本是宫中第一美女,只因元帝昏庸按图招幸宫女,而昭君不肯行贿,招致遗骨塞外,即使思念故国,也只有月夜归魂,抱憾终生。诗人借昭君之怨一是感当时宁国公主之怨。当时唐朝依靠回纥来平定安史叛军,回纥骄横,唐朝被迫用公主下家来结好回纥,临别时,公主哭道:“国家事重,死且无憾!”肃宗流泪而还。诗人写昭君怨,正是借来表达宁国公主的怨恨。二是感恨自己遭遇。元帝昏庸不识美恶,令昭君远嫁塞外,与诗人因忠谏而遭贬斥的遭遇相符。正是悲昭君以悲自身。   相关阅读:《咏怀古迹其一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二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三》、《咏怀古迹其四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五》、《杜甫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   这首诗是感事而暗喻感怀。昭君本是宫中第一美女,只因元帝昏庸按图招幸宫女,而昭君不肯行贿,招致遗骨塞外,即使思念故国,也只有月夜归魂,抱憾终生。诗人借昭君之怨一是感当时宁国公主之怨。

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简介

  《咏怀古迹其二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是推崇宋玉的诗。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,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。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,因而体会深切,议论精辟,发人深省。诗中的草木摇落,景物萧条,江山云雨,故宅荒台,舟人指点的情景,都是诗人触景生情,所抒发出来的感慨。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,深刻地表现了主题。全诗铸词溶典,精警切实。有人认为,杜甫之“怀宋玉,所以悼屈原;悼屈原者,所以自悼也。”这种说法自有见地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这首诗咏宋玉。对宋玉身前的不得志深表同情,恨不能与他同时而生,同写悲情。对他在文学上的贡献级加赞颂,引以为诗。深刻的理解“云雨荒台”的讽喻意义,并以此具体描绘他的“风流儒雅”。将楚宫德泯灭于宋玉的文采有存作鲜明的对照,突出了他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,对他变现了深深的敬意。而“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”更是千古名句,体现出了作者雄厚的文学功底。   相关阅读:《咏怀古迹其一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二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三》、《咏怀古迹其四》、《咏怀古迹其五》、《杜甫唐诗代表作品赏析》。   这首诗咏宋玉。对宋玉身前的不得志深表同情,恨不能与他同时而生,同写悲情。对他在文学上的贡献级加赞颂,引以为诗。深刻的理解“云雨荒台”的讽喻意义,并以此具体描绘他的“风流儒雅”。

夜泊牛渚怀古背景

  这首当是诗人失意后在当涂之作,那时诗人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,但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仍溢满诗中。   牛渚,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,北端突入江中,即著名的采石矶。此诗题下原有注说:“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。”据《晋书​·文苑传》记载:袁宏少时孤贫,以运租为业。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,秋夜乘月泛江,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,非常赞赏,于是邀宏过船谈论,直到天明。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,从此声名大著。题中所谓“怀古”,就是指这件事。

夜泊牛渚怀古简介

 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由李白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叙写诗人望月怀古,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。首联开门见山点明“牛渚夜泊”及其夜景;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。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,发出感慨,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。末联宕开写景,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,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。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,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。这首诗是一首五律诗,却无对偶。有人认为李白才高,放逸不羁,兴之所至,随口讽诵,不顾及对偶。此说自有其理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

登高简介

  《登高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,是大历二年(767)在夔州写的。“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,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,慷慨激越,动人心弦。”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,是写景;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,是抒情。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;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;颈联抒发感情,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;末联写白发日多,因病断酒,映衬时世艰难。全诗八句都对,句句押韵。金性尧以为“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,悲凉沉郁之作。”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《登高》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。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“杜集七言律诗第一”(《杜诗镜铨》),明代的胡应麟在《诗薮》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,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。   《登高》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。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“杜集七言律诗第一”(《杜诗镜铨》),明代的胡应麟在《诗薮》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,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。

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简介

  《丹青引赠曹霸将军》由杜甫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当与前诗并看,互为补充。这首诗起笔洗炼,苍凉。先叙曹氏乃魏武之后,今却沦为庶人。然后颂其祖先业绩和辞采丰韵犹存于身。开首就抑扬起伏,跌宕多姿。继而写曹氏在书画上之用功进取,情操高尚。一生沉于丹青,不思富贵,不知老之将至。写“学书”是衬托,写“丹青”是点题。主次分明,抑扬顿挫,错落有致。“开元”八句,集中颂扬曹氏人物画的成就。“先帝”八句,细腻刻画曹氏描绘“玉花骢”的经过。“玉花”八句,写画马的艺术魅力,竟使真假难分,并以韩干之画作为反衬。“将军”八句,写如此精湛绝伦的画师,竟在战乱年代中落泊江湖,为画路人卖画为生,不禁发出世态炎凉之感慨,抒发自身晚年失意之怅惘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诗在结构上错综神奇、然宾主分明。情感上抑扬起伏,摇曳多姿。诗的结句,更为历代诗人所赞赏。清代翁方纲曾称此诗为气势充盛,“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作”。诗在结构上错综神奇、然宾主分明。情感上抑扬起伏,摇曳多姿。诗的结句,更为历代诗人所赞赏。清代翁方纲曾称此诗为气势充盛,“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作”。

听蜀僧濬弹琴简介

  《听蜀僧浚弹琴》由李白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是写作者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,极写琴声之入神。开头两句,写他来自故乡四川,表达对他的倾慕。颔联写弹琴,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,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。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,使人心旷神怡,回味无穷。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,而不知时日将尽,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。全诗一气呵成,势如行云流水,明快畅达。这首诗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,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   这首诗写听琴,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,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听者(或作者自己)的感受上,从侧面表现了音乐的高妙。颈联两处使用典故,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了自己也是通晓音律之人,“霜钟”和传说点明物候时令,此外,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,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。   这首诗写听琴,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,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听者(或作者自己)的感受上,从侧面表现了音乐的高妙。颈联两处使用典故,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了自己也是通晓音律之人,“霜钟”和传说点明物候时令,此外,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,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