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说北京寻祖后,瓶盂自挈绕穷边

见说北京寻祖后,瓶盂自挈绕穷边

诗句读音
瓶盂自挈绕穷边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píngyúzì4ràoqióngbiān
见说北京寻祖后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
韵脚:上四十五厚
拼音: jiàn shuōběi jīngxúnzǔhòu

见说北京寻祖后,瓶盂自挈绕穷边释义

【瓶】《正字通》俗甁字。

【自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二切,音字。《玉篇》由也。《集韻》從也。《易·需卦》自我致寇,敬愼不敗也。《疏》自,由也。《書·湯誥》王歸自克夏,至于亳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《傳》自,從也。又《玉篇》率也。又《廣韻》用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秩有禮,自我五禮,有庸哉。《傳》自,用也。《詩·周頌》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《傳》自彼成康,用彼成安之道也。《古義》自彼者,近數昔日之辭。又自然,無勉强也。《世說新語》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,漸近自然。又《集韻》己也。《正韻》躬親也。《易·乾卦》

【挈】《唐韻》苦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詰結切,契入聲。《說文》縣持也。《廣韻》提挈也。《禮·王制》班白者不提挈。《周禮·夏官》挈壷氏。《註》世主挈壷水以爲漏。《前漢·張耳餘傳》以兩賢王左提右挈。《註》相扶持也。又修整也。《荀子·不苟篇》君子挈其辨。而同焉者合矣。《註》謂不煩雜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詰計切《正韻》去計切,音契。缺也,又絕也。《司馬相如·封禪書》挈三神之歡。又以板書之也。《前漢·張湯傳》上所是受而著讞法廷尉挈令。《註》在板挈也。挈獄訟之要也。《史記》作絜。又與契通。《前漢·溝洫志》內史稻田租挈重

【绕】《廣韻》而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爾紹切,音擾。《說文》纏也。《干祿字書》遶,通繞。又姓。《左傳·文十三年》繞朝贈之策。《註》繞朝,秦大夫。又《集韻》人要切,音蟯。撓,或作繞。

【穷】《韻會小補》說文本作竆。从穴躳聲。隷作窮。又《集韻》居雄切,音弓。恭貌。本作匔。或从穴作窮。zdic.net漢典

【边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眠切,音編。《玉篇》畔也,邊境也。《禮·玉藻》其在邊邑。《註》邊邑,九州邊鄙之邑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蕩搖我邊疆。又《正韻》旁近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齊邊楚。又側也。《禮·檀弓》齊衰不以邊坐。《疏》喪服宜敬,起坐宜正,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。又邊璋,半文飾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邊璋七寸。又姓。周大夫邊伯之後。南唐有邊鎬。《說文》作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 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

【见说】告知,说明。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牵牛人乃惊问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见説来意,并问此是何处。”2.犹听说。唐李白《送友人入蜀》诗:“见説蚕丛路,崎嶇不易行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今日见説,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苏州所遇,果非虚话了。”清李渔《蜃中楼·离愁》:“见説红颜薄命,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。”汉

【北京】1.指建康。即今南京市。南朝宋都建康,位在当时疆土之北,因谓之北京。《文选·谢瞻<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>诗》:“祗召旋北京,守官反南服。”李善注:“言庾被召而旋帝京,己守官而莅南服也。”2.指京口。在今江苏镇江市。京口是南朝宋的发祥地,文帝又生于其地,因称之为北京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朕违北京,二十餘载,虽云密邇,瞻途莫从。”3.指平城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北魏于太和十九年自平城南迁都洛阳,因称旧都平城为北京。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·北魏<郑道忠墓志>》:“奄就北京,遂同南面。”《魏书·袁

【祖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則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總古切《正韻》總五切,音組。《玉篇》父之父也。又先祖,始祖,通謂之祖。《詩·小雅》似續妣祖。《禮·喪服小記》別子爲祖。又《說文》始廟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匠人》左祖右社。又《廣韻》始也,上也,本也。《禮·中庸》祖述堯舜。《仲尼燕居》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舜命后稷,以黎民祖饑。《孟康註》謂黎民始饑也。又法也。《禮·鄕飮酒義》亨狗於東方,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。又習也。《魯語》祖識地德。又祭道神曰祖。共工之子曰修,好遠遊,舟車所至,靡不窮覽,故祀以爲祖神。祖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