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外官人冷,关中驿骑疏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关中驿骑疏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九魚 拼音: guān zhōngyì qíshū |
剑外官人冷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下平十五青 拼音: jiànwài guānrénlěng |
剑外官人冷,关中驿骑疏释义
【关中】古地域名。所指范围不一。或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(有时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、巴蜀,有时兼有陕北、陇西);或指居于众关之中的地域。今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关中阻山河四塞,地肥饶,可都以霸。”裴駰集解引徐广曰:“东函谷,南武关,西散关,北萧关。”唐韩愈《归彭城》诗:“前年关中旱,閭井多死飢。”清刘大櫆《焚书辨》:“高祖与项籍相守滎阳,而萧何转漕关中,输给军粮不匱。”
【驿骑】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“横惧,乘传诣雒阳”唐颜师古注:“传者,若今之驛。古者以车,谓之传车,其后又单置马,谓之驛骑。”宋苏辙《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》之十:“边候失晨夜,驛骑驰中涂。”明何景明《鲥鱼》诗:“白日风尘驰驛骑,炎天冰雪护江船。”清吴兆骞《出关》诗:“边楼回首削嶙峋,篳篥喧喧驛骑尘。”2.乘马送信、传递公文的人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尝出,适见驛骑持赤白囊,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。驭吏随驛骑至公车刺取。”唐刘禹锡《平齐行》之一:“驛骑函首过黄河,城中无贼天气和。”元耶律楚材《寄平阳净名润老》诗:“驛骑新从平
【疏】《唐韻》所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山於切《正韻》山徂切,音梳。《說文》通也。本作。今作疏。《禮·樂記》淸廟之瑟,朱絃而疏越。《註》越,瑟底孔也。畫疏之,使聲遲也。《疏》疏,通也。使兩頭孔相連而通,孔小則聲急,孔大則聲遲。《經解》疏通知遠。又遠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予曰有疏附。《傳》率下親上曰疏附。《箋》疏附,使疏者親也。《禮·曲禮》夫禮者,所以定親疏。又麤也。《詩·大雅》彼疏斯粺。《箋》疏,麤也。謂糲米也。《禮·玉藻》客飧,主人辭以疏。《註》飧者,美主人之食也。疏之言麤也。又《郊特牲》疏布之尚,反女功之始也。又分也
【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欠切,檢去聲。《玉篇》籀文劒。《說文》人所帶兵也。《釋名》劒,檢也,所以防檢非常。《管子·地數篇》葛盧之山,發而出金,蚩尤受而制之,以爲劒鎧矛戟。又操劒殺人亦曰劒。《潘岳·汧督馬敦誄序》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,白日于市,手劒父讎。zdic.net漢典
【外官】古指外朝卿大夫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内官不过九御,外官不过九品。”韦昭注:“九品,九卿。《周礼》:‘内有九室,九嬪居之;外有九室,九卿朝焉。’”2.宫外百官。非近侍之臣。与内官相对。《周礼·春官·世妇》:“凡内事有达於外官者,世妇掌之。”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臣年少材下,孤於外官,不足以亢一方之任,窃不胜愤懣。”颜师古注:“外官谓非侍卫之臣也。”3.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。参阅清王先谦《汉书补注》。《隋书·百官志下》:“诸省及左右卫、武侯、领左右监门府为内官,自餘为外官。”宋梅尧臣《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
【冷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魯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杏切,令上聲。《說文》寒也。从仌,令聲。《六書正譌》別作泠,非。泠乃水名。《南史·齊樂預傳》人笑褚公,至今齒冷。《增韻》淸甚也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,字安義。又《唐韻》力鼎切《集韻》朗鼎切,靈上聲。冷,寒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丁切,音靈。冷凙。吳人謂冰曰冷凙。令道當作冷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