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议庸何所,通班昔滥臻

建议庸何所,通班昔滥臻

诗句读音
建议庸何所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韵脚:上八語
拼音: jiàn yìyōng hésuǒ
通班昔滥臻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上平十九臻
拼音: tōng bānxīlàn1

建议庸何所,通班昔滥臻释义

【建议】1.对事情的处置或兴办提出具体的意见。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诸县更叛,连年不定。上与有司议大发军,捐之建议,以为不当。”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石经》:“天宝中,予在太学与博士诸生共论经籍失正,为欲建议立大唐石经,迁延未发。”谢觉哉《送军官家属还乡》:“我建议你们最好到三十岁才结婚。”2.指所提出的意见。魏巍《东方》第三部第十三章:“她的建议立刻得到热烈的响应。”

【庸何】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人夺女妻而不怒,一抶女,庸何伤?”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春秋左传中》:“庸亦何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庸何,同义词连用。”宋范成大《次韵严子文春雪》:“围尺庸何伤?袤丈乃非瑞!”

【所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疏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爽阻切,數上聲。《說文》伐木聲也。从斤,戶聲。又處所。《詩·鄭風》獻于公所。又《商頌》及爾斯所。又《漢制》車駕所在曰行在所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以四海爲家,故所在曰行在所。又《關西方言》致力于一事爲所。所謂絕利一源也。《書·無逸》君子所其無逸。又《召誥》王敬作所。又語辭。《論語》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。又誓辭。《論語》予所否者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所不與舅氏同心者。又指物之辭。《禮·檀弓》其高可隱也。《註》謂高四尺所。《前漢·疏廣傳》問金餘尙有幾所。《註》幾所,猶幾許也。《

【通班】朝班。谓显要的官职。南朝陈徐陵《让散骑常侍表》:“洪私过误,真以通班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忤时》:“僕少小仕,早躡通班。”宋陆游《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》:“臣自去通班,久安故里。”明李东阳《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》:“名移新檄,步輟通班。”2.旧指官署里皂、壮、快三班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五回:“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,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。”

【昔】漢典考證:〔《左思·詠史詩》當其未遇時,憂其塡溝壑。〕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。 ()《說文》昔本字。籀文加肉作腊。《字彙》以爲古文昔字,非。腊原从作。又、。考證:〔《左思·詠史詩》當其未遇時,憂其塡溝壑。〕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。 ()《說文》昔本字。籀文加肉作腊。《字彙》以爲古文昔字,非。腊原从作。又、。()《說文》昔本字。籀文加肉作腊。《字彙》以爲古文昔字,非。腊原从作。又、。()《說文》昔本字。籀文加肉作腊。《字彙》以爲古文昔字,非。腊原从作。又、。

【滥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盧瞰切,音纜。《說文》氾也。《增韻》水延漫也。《家語》其源可以濫觴。《註》濫,謂泛濫,小流貌。又溢也。《水經注》其水陽焊不耗,隂霖不濫。又溢曰濫。《詩·商頌》不僭不濫。又竊也。《賈誼·新書道術篇》反禮爲濫。又漬也。《魯語》宣公濫于泗淵。《註》漬罟于泗水之淵,以取魚也。又失實曰濫。《左傳·昭八年》民聽濫也。又浮辭也。《陸機·文賦》每除煩而去濫。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滌濫。《禮·樂記》狄成滌濫之音作,而民淫亂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杜覽切,音啖。竹聲也。《禮·樂記》竹聲濫濫以立會。《註

【臻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側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緇詵切,音臻。《說文》至也。《玉篇》及也。《詩·邶風》遄臻于衞。《後漢·章帝紀》澤臻四表。又《玉篇》聚也,衆也。又《集韻》將先切《韻會》則然切《正韻》則前切,音箋。《樂章天命篇》羣凶受誅殛,百祿咸來臻。黃華應福始,王凌爲禍先。zdic.net漢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