娇儿身小指拨硬,功曹厅冷弦索鸣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娇儿身小指拨硬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:去四十四諍 拼音: jiāo érshēnxiǎozhǐ bōyìng |
功曹厅冷弦索鸣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: gōng cáotīnglěngxián suǒmíng |
娇儿身小指拨硬,功曹厅冷弦索鸣释义
【娇儿】儿女的爱称。晋陶潜《挽歌》之一:“娇儿索父啼,良友抚我哭。”唐杜甫《羌村》诗之二:“娇儿不离膝,畏我復却去。”宋欧阳修《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》诗:“娇儿痴女遶翁膝,争欲强翁聊一弹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二八:“三年之别,我并不曾改,我仍是三年前母亲的娇儿。”
【身】《唐韻》失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升人切,音申。《說文》躬也,象人之身。《爾雅·釋詁》我也。《疏》身,自謂也。《釋名》身,伸也。可屈伸也。《廣韻》親也。《九經韻覽》軀也。總括百骸曰身。《易·艮卦》艮其身。又《繫辭》近取諸身。《書·伊訓》檢身若不及。《孝經·開宗明義章》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。又《詩·大雅》大任有身。《傳》身,重也。《箋》重爲懷孕也。《疏》以身中復有一身,故言重。又告身。《唐書·選舉志》擬奏受皆給以符,謂之告身。又《史記·西南夷傳》身毒國。《註》索隱曰:身音捐。又《韻補》叶尸連切。《楊方·合
【指拨】以指弹拨乐器的弦。用左手扣弦、揉弦是指法,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,合称“指拨”。唐元稹《琵琶歌》:“自后流传指拨衰,崑崙善才徒尔为。”宋欧阳修《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》诗:“娇儿身小指拨硬,功曹厅冷絃索鸣。”元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琵琶不是野调,好似裴兴奴指拨。”2.指点;指挥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四十:“曾参、曾点父子两人絶不类,曾子随事上做,细微曲折,做得极烂熟了,才得圣人指拨,一悟即了当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知观又指拨把檯桌搭成一桥,恰好把孝堂路逕塞住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四:“你也
【硬】《廣韻》五更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魚孟切,額去聲。堅牢也,强也。《杜甫詩》書貴瘦硬方通神。又硬黃,唐紙名。《蘇軾詩》硬黃小字臨黃庭。 《集韻》亦作鞕。
【功曹】。汉代郡守有功曹史,简称功曹,除掌人事外,得以参预一郡的政务。北齐后称功曹参军。唐时,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,在州的称为司功。2.吐绶鸟的别名。晋崔豹《古今注·鸟兽》:“吐綬鸟,一名功曹。”
【厅】《廣韻》他丁切《集韻》湯丁切《正韻》他經切,音汀。《廣韻》廳,屋也。《集韻》古者治官處,謂之聽。事後語省,直曰聽,故加广。《增韻》聽事,言受事察訟於是。漢晉皆作聽,六朝以來,乃始加广。
【冷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魯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杏切,令上聲。《說文》寒也。从仌,令聲。《六書正譌》別作泠,非。泠乃水名。《南史·齊樂預傳》人笑褚公,至今齒冷。《增韻》淸甚也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,字安義。又《唐韻》力鼎切《集韻》朗鼎切,靈上聲。冷,寒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丁切,音靈。冷凙。吳人謂冰曰冷凙。令道當作冷道。
【弦索】器上的弦。指弦乐器。唐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夜半月高弦索鸣,贺老琵琶定场屋。”唐顾云《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》诗:“弦索紧快管声脆,急曲碎拍声相连。”陈毅《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》诗:“簫笛弦索齐奏,气球直於苍穹。”2.金元以来,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,后人因以“弦索”为北曲的代称。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也称《弦索西厢》。明沉宠绥有《弦索辨讹》三卷。絃索:同“弦索”。1.乐器上的弦。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。唐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夜半月高絃索鸣,贺老琵琶定场屋。”宋周邦彦《解连环》词:“燕子楼空,暗尘锁
【鸣】《唐韻》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兵切,音明。《說文》鳥聲也。《玉篇》聲相命也,嘷也。《詩·大雅》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又獸亦曰鳴。《易·說卦傳》其於馬也爲善鳴。又《增韻》凡出聲皆曰鳴。《禮·學記》叩之以小,則小鳴。叩之以大,則大鳴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子以堅白鳴。又鳥名。《山海經》弇州山有五彩之鳥,仰天鳴,名曰鳴鳥。《書·召誥》我則鳴鳥不聞。《音義》馬云:鳴鳥,謂鳳凰也。又姓。出《姓苑》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病切,音命。鳥相呼也。《馬融·長笛賦》山雞晨羣,野雉朝雊。求偶鳴子,悲號長嘯。《註》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