皎皎兮懿行,卓卓兮瑶镌

皎皎兮懿行,卓卓兮瑶镌

诗句读音
皎皎兮懿行平仄:仄 仄 平 仄 平
拼音: jiǎo jiǎoxīyì xíng
卓卓兮瑶镌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zhuó zhuóxīyáojuān

皎皎兮懿行,卓卓兮瑶镌释义

【皎皎】清白貌。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三国魏曹植《蝉赋》:“皎皎贞素,侔夷节兮。帝臣是戴,尚其洁兮。”宋曾巩《明妃曲》之一:“喧喧杂虏方满眼,皎皎丹心欲语谁?”明杨珽《龙膏记·邪萌》:“美目娟娟,涵着一泓秋水;芳颜皎皎,带着几度清风。”郭沫若《满江红·赞南京路上好八连》词:“不染纤尘,南京路八连皎皎。尽教你,染缸多大,糖衣多巧。”2.明亮貌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时髣髴以遥见兮,精皎皎以往来。”《古诗十九首·迢迢牵牛星》: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”《敦煌曲子词·菩萨蛮》:“盈盈江上女,两两溪边

【兮】《唐韻》胡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弦雞切,音奚。《說文》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《徐曰》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《增韻》歌辭也。又通作猗。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我猶爲人猗。又與侯通。《史記·樂書》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《註》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

【懿行】。《新唐书·柳公绰传》:“实蓺懿行,人未必信;纤瑕微累,十手争指矣。”明宋濂《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》:“唯恐其嘉謨懿行不暴白於后世也。”明沉鲸《双珠记·人珠还合》:“呜呼!载锡新纶,用彰懿行;服此休征,尚期后图。”清戴名世《凌母严太夫人寿序》:“然而駢丽之体,廓落之辞,虽有盛德懿行,反以掩其实,非君子之所以寿其亲也。”汉

【卓卓】1.高远貌。汉严忌《哀时命》:“处卓卓而日远兮,志浩荡而伤怀。”王逸注:“卓卓,高貌。”唐孟郊《峡哀》诗:“月魄高卓卓,峡窟清沉沉。”2.特立;高超出众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羣。”宋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先祖之言行卓卓,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。”明徐渭《赠沉母序》:“伯子又知书,能操笔,而比於分隶,行卓卓为乡人表。”鲁迅《准风月谈·中国文坛的悲观》:“我们现在大抵只知道嚣俄和霍普德曼是卓卓的文人。”

【兮】《唐韻》胡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弦雞切,音奚。《說文》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《徐曰》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《增韻》歌辭也。又通作猗。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我猶爲人猗。又與侯通。《史記·樂書》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《註》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

【镌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子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遵全切,音鋑。《說文》穿木鐫也。《釋名》鐫,鐏也。有所鐏入也。又《廣韻》鑽也,斲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也。晉趙謂之鐫。《前漢·溝洫志》可鐫廣之。《註》鐫,謂琢鑿之。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鐫山石。《註》鐫,猶鑿也。《抱朴子·臣節卷》昆吾彝器,能者鐫勳。《庾信·枯樹賦》雕鐫始就,剞劂仍加。又《正韻》謫也。《正字通》中外官,降級曰鐫級。又《說文》一曰瑑石也。《正字通》瑑圭璧上起瑑也。今刻石文曰瑑石。又《集韻》將廉切,音尖。錐也。亦作鋑。又《集韻》子兗切,音臇。《博雅》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