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劳唯圣主,游说尽奸臣

焦劳唯圣主,游说尽奸臣

诗句读音
游说尽奸臣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yóu shuìjìn|jǐnjiān chén
焦劳唯圣主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上九麌
拼音: jiāo láo2shèngzhǔ

焦劳唯圣主,游说尽奸臣释义

【游说】指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、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事败而弗诛,则游説之士孰不为用矰缴之説而徼倖其后?”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张仪已学而游説诸侯。”晋左思《咏史》之八:“苏秦北游説,李斯西上书。”刘师培《论近世文学之变迁》:“降及战国,士工游説,纵横家流,列於九家之一。”2.泛指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、主张。汉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明主不深晓,以为僕沮贰师,而为李陵游説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截矶》:“事已至此,欲罢不能,快快遣人游説便了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中国灭亡论》

【尽】《正字通》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(盡)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慈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忍切,秦上聲。《說文》器中空也。《小爾雅》止也。《玉篇》終也。《廣韻》竭也。《集韻》悉也。《易·繫辭》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去惡莫如盡。《穀梁傳·定十年》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《中庸》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明者,禮之盡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《註》適可而止也。又《韓鄂歲華紀麗》大酺小盡。《註》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又姓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又《

【奸臣】“奸臣”。指不忠于君主,弄权误国之臣。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吏肃而严,民朴而亲。官无邪吏,朝无姦臣。”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大贼从横,流血丹野,庶品不安,谴诫累至,殆以姦臣权重之所致也。”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论择官》:“内实险詖,外貌小谨,巧言令色,妬善嫉贤;所欲进,则明其美、隐其恶,所欲退,则明其过、匿其美,使主赏罚不当,号令不行,如此者,奸臣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四回:“宋江答道:‘盖为朝廷不明,纵容奸臣当道,谗佞专权。’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关于知识阶级》:“唐朝奸臣李林甫有一次看兵操练很勇敢,就有

【焦劳】焦虑烦劳。汉焦赣《易林·恒之大壮》:“病在心腹,日以焦劳。”唐柳宗元《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复尊号状》:“寤寐焦劳,不知所措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三日所进,不敷一日所出,焦劳困苦,竭蹶时形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三二章:“万岁为国事这样焦劳,常常废寝忘餐,圣体如何能支持得了?”

【唯】《廣韻》以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夷隹切,音惟。《玉篇》唯,獨也。《集韻》專辭。《易·乾卦》其唯聖人乎。《詩·小雅》唯酒食是議。《韻會》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。作語辭。又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益州郡來唯縣。又《集韻》視隹切,音垂。與誰同。何也。又《唐韻》以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愈水切,音。《說文》諾也。《禮·曲禮》必慎唯諾。《釋文》唯,于癸反。徐,于比反。沈,以水反。《又》父召無諾,先生召無諾,唯而起。又《內則》能言,男唯,女兪。《戰國策》范睢曰唯唯。又《詩·齊風》其魚唯唯。《傳》唯唯,出入不制也。《箋》唯唯,行相

【圣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苦骨切,音窟。《說文》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。《揚子·方言》圣圣,致力無餘功貌。○按从土从又。會手把土義。亦作。《字彙》古壞切,音怪,非。又《同文舉要》入又部,訓居也,循也。今作在,合在圣爲一字,因俗怪字作而誤。

【主】〔古文〕丶宔《唐韻》之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腫庾切,音麈。君也。《董仲舒·賢良策》行高而恩厚,知明而意美。愛民而好士,可謂誼主矣。《呂氏春秋》朝臣多賢,左右多忠,如此者,國日安,主日尊,天下日服,此所謂吉主也。又大夫之臣,稱其大夫曰主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八年》成鱄對魏舒曰:主之舉也,近文德矣。又天子女曰公主。周制,天子嫁女,諸侯不自主婚,使諸侯同姓者主之,故謂之公主。又賔之對也。《禮·檀弓》賔爲賔焉,主爲主焉。又《左傳·僖三十年》燭之武見秦伯曰:若舍鄭以爲東道主。《註》鄭在秦之東也。又宰也,守也,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