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相告语,曰惟正直

交相告语,曰惟正直

诗句读音
交相告语平仄:平 平 仄 仄
拼音: jiāo xiānggào yǔ
曰惟正直平仄:平 平 平 平
拼音: yuēwéizhèng zhí

交相告语,曰惟正直释义

【交相】。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:“不令兄弟,交相为瘉。”孔颖达疏:“其不善之人於兄弟则无恩义,唯交更相詬病而已。”《南史·儒林传·司马筠》:“经传互文,交相显发,则知慈加之义,通乎大夫以上矣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器玩·位置》:“凡作牕櫺门扇,皆同其宽窄而异其体裁,以便交相更替。”典

【告语】说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至为河伯娶妇时……幸来告语之,吾亦往送女。”宋曾慥《高斋漫录》:“元祐初,温公拜相,更易熙丰政事。荆公在钟山,亲旧恐伤其意,不敢告语。”鲁迅《呐喊·自序》:“创始时候既已背时,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。”2.文体类别名。马其昶《<古文辞类纂>标注序》:“曾文正公更约为三门十一类,曰论著,曰告语,曰记载。”按,《经史百家杂钞》于“告语”门下,分诏令(上告下者)、奏议(下告上者)、书牍(同辈相告者)、哀祭(人告于鬼神者)四类。

【曰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王伐切,音越。《說文》詞也。从口乙聲。亦象口气出也。《註》徐鍇曰:今試言曰,則口開而氣出也。《玉篇》語端也。《廣韻》於也,之也。《增韻》謂也,稱也。《書·堯典》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。○按《古文尙書》曰若作粵若,曰放勳作曰,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,訓爲詞者則如字耳。

【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以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夷隹切,音維。《說文》凡思也。从心隹聲。《玉篇》有也,爲也,謀也,伊也。又語辭也。《毛晃曰》有是惟之惟,書濟河惟兗州之類。有思惟之惟,書視遠惟明,詩載謀載惟之類。有惟獨之惟。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。又姓。又《正韻》無非切,音微。義同。◎按《說文》从心隹聲,則梁韻弋隹切,唐韻以追切,宋韻夷隹切,切喩母也。獨正韻竟作無非切,則切微母矣。

【正直】公正无私;刚直坦率。《书·洪范》:“无反无侧,王道正直。”蔡沉集传:“正直,不偏邪也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正直者顺道而行,顺理而言,公平无私,不为安肆志,不为危激行。”宋苏轼《海市》诗:“自言正直动山鬼,岂知造物哀龙鐘。”郭沫若《雄鸡集·伟大的爱国诗人--屈原》:“在他(顷襄王)的时代,正直的屈原更进一步遭受到迫害而被放逐。”2.指正直的人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自是正直废放,邪枉炽结。”3.纠正邪曲而使之正直。《书·洪范》:“三德:一曰正直,二曰刚克,三曰柔克。”孔颖达疏:“一曰正直,言能正人之曲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