较艺先豪俊,飞声动眇绵
较艺先豪俊,飞声动眇绵释义
【较艺】谓竞争技艺。唐符载《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》:“献奇较艺,鉤索胜负。”《宣和画谱·崔白》:“祖宗以来,图画院之较艺者,必以黄筌父子笔法为程式,自白及吴元瑜出,其格遂变。”明宋濂《教授魏府君墓志铭》:“洪武三年秋八月,京畿多士,较艺於乡闈,予时被旨与魏君潜与闻考试事。”漢
【先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蘇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蕭前切,霰平聲。《說文》先,前進也。从人之。《徐曰》之,往也,往在人上也。一曰始也,故也。《玉篇》前也,早也。《孝經·感應章》必有先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象帝之先。又祖父已歾曰先。《司馬遷·報任安書》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。又姓。《韻會》晉有先軫。又《韻會》凡在前者謂之先,則平聲。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,則去聲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見切,音霰。《增韻》先之也。《正韻》相導前後曰先後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以先愷樂,獻于社。《註》先猶導也。《史記·酈食其傳》
【豪俊】儁”。亦作“豪雋”。1.指才智杰出的人。汉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隳名城,杀豪俊。”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故广延四方之豪儁,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絜博习之士,欲闻大道之要,至论之极。”唐杜甫《洗兵马》诗:“二三豪俊为时出,整顿乾坤济时了。”《明史·刘基宋濂等传赞》:“太祖既下集庆,所至收揽豪雋,徵聘名贤,一时韜光韞德之士幡然就道。”朱德《上黔灵山》诗:“青年子弟多豪俊,鼓足干劲建家乡。”2.气魄大,行为特出。《新五代史·东汉世家·刘旻》:“兀欲性豪儁,汉使者至,輒以酒肉困之。”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上:“晏元献公以
【飞声】犹扬名。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有无言而不酬兮,又何往而不復;盍远迹以飞声兮,孰谓时之可蓄。”《宋书·礼志三》:“所以职祭罔諐,气令斯正,鸿名称首,济世飞声。”唐李白《当涂李宰君画赞》:“縉云飞声,当涂政成。”清钱谦益《山东按察司按察使陶朗先授通议大夫制》:“飞声南署,著绩东藩。”
【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徒摠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杜孔切,同上聲。《說文》作也。《增韻》動,靜之對。《易·坤卦》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《書·說命》慮善以動,動惟厥時。又《廣韻》出也。《禮·月令》仲春,蟄蟲咸動。又搖也。《庾信·夢入內堂詩》日光釵焰動,窗影鏡花搖。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弄切,同去聲。《易·繫辭》雷以動之,風以散之。《韻會》凡物自動,則上聲。彼不動而我動之,則去聲。又《集韻》覩孔切,音董。振動,拜也,以兩手相擊而拜。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,蓋古之遺法。
【眇绵】“眇緜”。1.远视貌。汉扬雄《法言·先知》:“知其道者其如视,忽眇緜作昞。”李轨注:“眇緜,远视。”2.幽远;高远;辽远。唐张九龄《题画山水障》诗:“封翫有佳趣,使我心眇绵。”宋苏辙《超然台赋》:“奏丝竹之愤怨兮,声激越而眇緜。”宋叶适《林叔和见访道旧感叹因以为赠》诗:“众骏跨险远,独鵠超眇绵;谓当共驂服,可以争联翩。”明何景明《织女赋》:“流波兮眇绵,致予兮遐音。”3.指高空。宋秦观《次韵莘老》:“较艺先豪俊,飞声动眇绵。”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