稼穑村坊远,烟波路径通

稼穑村坊远,烟波路径通

诗句读音
稼穑村坊远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jià sècūn fāngyuǎn|yuàn
烟波路径通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韵脚:上平一東
拼音: yān bōlù jìngtōng

稼穑村坊远,烟波路径通释义

【稼穑】耕种和收获。泛指农业劳动。《书·无逸》:“厥父母勤劳稼穡,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艰难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后稷教民稼穡。”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好稼穡,殖五穀。”唐薛存诚《膏泽多丰年》诗:“候时勤稼穡,击壤乐农功。”2.指农作物;庄稼。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降此蟊贼,稼穡卒痒。”朱熹集传:“又降此蟊贼,则我之稼穡又病,而不得以代食矣。”唐储光羲《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》诗:“林晚鸟雀噪,田秋稼穡黄。”典

【村坊】村庄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一》:“凡税敛之数,书于县门、村坊,与众知之。”元王晔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我们住的村坊,也有百十多家。”林斤澜《新生》:“深山老林里,有一个小小的村坊。”2.指村里的人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﹝史进﹞寻思:这廝们大弄,必要来薅恼村坊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半夜三更,莫去敲门打户,激恼村坊。”典

【远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雲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雨阮切,爰上聲。《說文》遼也。《廣韻》遙遠也。《正韻》指遠近定體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于願切《正韻》于怨切,爰去聲。《正韻》遠之也。遠近之遠上聲,如《詩》其人則遠之類。遠離之遠去聲,如《論語》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。又叶于員切,音淵。《詩·小雅》爾之遠矣,民胥然矣。 俗作逺。

【烟波】亦作“烟波”。1.指烟雾苍茫的水面。隋江总《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》诗:“雾开楼闕近,日迥烟波长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淇水烟波,半含春色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赐环》:“回首烟波,鳞鳞细翦残雪。”孙犁《白洋淀纪事·荷花淀》:“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,箭一样飞去了,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。”2.指避世隐居的江湖。唐黄滔《水殿赋》:“城苑兴阑,烟波思起。”宋梅尧臣《送江阴王判官》诗:“谁知坐卧间,思及烟波里。”清曹寅《引镜谢客》诗:“烟波情亦淡,尘海路常紆。”3.比喻文章波澜起伏。侯方域

【路径】“路逕”。1.道路。明陆深《燕闲录》:“山西州县多在山谷之间,路逕崎嶇,搬运极难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石头路径,冰雪一冻,异常的滑。”鲁迅《故事新编·起死》:“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。”萧红《家族以外的人》:“并且路上的落叶也厚了起来,树叶子完全盖着我们在走着的路径。”2.指到达目的地的路线。元乔吉《金钱记》第一折:“女孩儿从幼未曾出着闺门,我又不知路径,教我怎生去的?”《古今小说·吴保安弃家赎友》:“正不知那一条是去路。李蒙心中大疑,传令暂退平衍处屯扎,一面寻觅土人,访问路径。”《文明小史》第十五

【通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他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東切,統平聲。《說文》達也。《正韻》徹也。《易·繫辭》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。《禮·學記》知類通達。又亨也,順也。《禮·儒行》上通而不困。《註》謂仕則上達乎君,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。《易·節卦》不出戸庭,知通塞也。又暢也。《爾雅》四時和爲通正。《註》通,平暢也。又總也。《禮·王制》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。《註》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,使有十年之餘也。又開也。《前漢·何武傳》通三公官。《註》謂更開置之也。又也。《前漢·夏侯勝傳》先生通正言。《註》謂道之也。又凡人往來交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