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施七宝满三千,道眼未开心不会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假施七宝满三千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jiǎ|jià1qī bǎomǎnsān qiān |
道眼未开心不会 | 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: dào yǎnwèikāixīnbú huì |
假施七宝满三千,道眼未开心不会释义
【假】《廣韻》古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下切,音賈。《詩·小雅》不遑假寐。《註》不脫衣冠而寢。又借也。《禮·王制》大夫祭器不假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申繻曰:取于物爲假。又《周禮·六書註》假借者,令長之類是也。又《禮·曲禮》假爾泰龜有常,假爾泰筮有常。《疏》假,因也。又《楚漢春秋》會稽假守殷通。《註》假謂兼攝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假,大也。《詩·大雅》假哉天命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髦士攸宜,宜之于假。又設辭。《列子·楊朱篇》楊子曰:世固非一毛之所濟。禽子曰:假濟爲之乎。又北假,地名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使蒙恬渡,取高關陶山北假
【施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式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商支切《正韻》申支切,音詩。《說文》旗貌。齊樂施字子旗,知施者旗也。《註》徐鍇曰:旗之逶迤。一曰設也。《書·益稷》以五采彰施于五色。又《詩·邶風》得此戚施《傳》戚施,不能仰者。《箋》戚施,面柔下人以色,故不能仰也。又《詩·王風》將其來施施。《傳》施施,難進之意。《箋》施施,舒行伺閒,獨來見已之貌。《釋文》施如字。《孟子》施施從外來。《趙岐註》施施,猶扁扁,喜悅之貌。《音義》丁如字,張音怡。又《周禮·天官·內宰》施其功事。《註》施,猶賦也。又《禮·祭統》施于蒸彝鼎。《註
【七宝】1.佛教语。七种珍宝。佛经中说法不一,如:《法华经》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码碯、真珠、玫瑰为七宝;《无量寿经》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砗磲、玛瑙为七宝;《大阿弥陀经》以黄金、白银、水晶、瑠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砗磲为七宝;《恒水经》以白银、黄金、珊瑚、白珠、砗磲、明月珠、摩尼珠为七宝。2.佛教语。七种王者之宝。《轮王七宝经》:“其王出时有七宝现。何等为七?所谓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主藏臣宝、主兵臣宝、摩尼宝、女宝。如是七宝随王出现。”唐寒山《诗》之二六一:“我见转轮王,千子常围绕。十善化四天,庄严多七宝。”《新
【满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莫旱切《集韻》母伴切,音懣。《說文》盈溢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不自滿假。《傳》滿謂盈實。《正義》滿以器喩,故爲盈實。《管子·霸言篇》地大而不爲,命曰土滿。人衆而不理,命曰人滿。兵威而不止,命曰武滿。又姓,晉滿奮。又《集韻》莫困切,音悶。同懣。《說文》煩也。或省作滿。《前漢·霍光傳》憂滿不食。又《韻補》叶美辨切,音免。《蘇軾詩》南都從事亦學道,不恤枯腸誇腦滿。問羊他日到金華,應時相將遊閬苑。又、満、。
【三千】1.《书·吕刑》:“墨罚之属千,劓罚之属千,剕罚之属五百,宫罚之属三百,大辟之罚二百。五刑之属三千。”后因以“三千”指古代所有的刑罚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群传》:“夫三千之属,虽未可悉復,若斯数者,时之所患,宜先施用。”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夫无后之罪,三千所不过。”《南史·孔琳之传》:“若三千行於叔世,必有踊贵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者也。”2.泛言数目之多。三国魏陈琳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长城何连连,连连三千里。”唐李白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缘愁似箇长。”3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南朝宋谢灵运
【道眼】佛教语。指能洞察一切,辨别真妄的眼力。《敦煌变文汇录·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》:“必使天龙开道眼,教伊八部悟深因。”宋苏轼《与王定国书》:“粉白黛緑者,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,愿公以道眼照破。”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·艺文赏鉴一》:“今此幅得李唐法,世人以肉眼观之,则无足取也。若以道眼观之,则形不足而意有餘矣。”易宗夔《新世说·巧艺》:“具道眼者,必有以教我。”2.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。刘白羽《一个温暖的雪夜》:“开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,后来风雪又下得漫天漫地,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离开道眼,我们就在荒草甸子里转
【未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沸切,音味。《說文》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未曰協洽。《禮·月令註》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昧薆於未。《釋名》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又《玉篇》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又未央,複姓。見《李淳風·乙巳占》。
【开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苦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哀切,音侅。《說文》張也。《廣韻》解也。《韻會》啟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闢也。又《五音集韻》通也。《易·乾卦疏》亨通也。會合萬物,令使開通而爲亨也。又發也。《禮·學記》故君子之敎喻也。開而勿達。《註》開謂發頭角。《疏》但爲學者,開發大義頭角而已。又釋也。《易·乾坤卦文言疏》諸卦及爻,皆從乾坤而出,故特作文言,以開釋之。《書·多方》殄戮多罪,亦克用勸,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又《韻會》條也。又始也。《後漢·馮衍傳》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《註》開、發,皆始也。《禮·檀弓》曩者爾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【不会】1.不领会;不知道。唐元稹《进田弘正碑文状》:“臣若苟务文章,广徵经典,非唯将吏不会,亦恐弘正未详。”宋周邦彦《南乡子》词:“不会沉吟思底事,凝眸,两点春山满镜愁。”2.不可能。明康湋川《粉蝶儿·寄寿康对山太史》套曲:“也不索门栽五柳,也不索湖泛扁舟,利和名自不会挂心头。”毛泽东《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》:“这样做,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。”3.谓不以时朝见天子。太平天囯洪仁玕《资政新篇》:“或如唐太宗之责尉迟恭以汉高故事,或如汉文之责吴不会而赐杖以愧之,亦保全之一道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