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为朋徒罄,心缘翰墨劳

家为朋徒罄,心缘翰墨劳

诗句读音
心缘翰墨劳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xīnyuánhàn mòláo
家为朋徒罄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
韵脚:去四十六徑
拼音: 1|0|0wéi|wèipéng túqìng

家为朋徒罄,心缘翰墨劳释义
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
【翰墨】1.笔墨。汉张衡《归田赋》:“挥翰墨以奋藻,陈三皇之轨模。”清秦道然《金缕曲·题云川蓉湖词隐图》词:“老矣城南杜,尚依然飞扬翰墨,词填花雨。”2.借指文章书画。三国魏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是以古之作者,寄身於翰墨,见意於篇籍。”唐颜真卿《<干禄字书>序》:“既考文辞,兼详翰墨。”《宋史·米芾传》:“特妙於翰墨,沉著飞翥,得王献之笔意。”郭沫若《歌颂群英大会》诗:“旧状元只通翰墨,而今是各业俱全。”

【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魯刀切《集韻》郞刀切,音牢。《說文》劇也。从力,熒省。用力者勞。《爾雅·釋詁》勞,勤也。《易·兌卦》悅以先民,民志其勞。《史記·文帝本紀》朕親郊祀上帝諸神,禮官議毋諱以勞朕。又事功曰勞。《禮·儒行》先勞而後祿。《註》猶事也。又憂也。《曹丕·與吳質書》未足解其勞結。《註》謂憂心之結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後漢有琅邪勞丙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郞到切,牢去聲。《廣韻》勞,慰也。《禮·曲禮》君勞之,則拜。《韻會》勞者,敘其勤以答也。

【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牙切,音加。《說文》家居也。《爾雅》戸牖之閒謂之扆。其內謂之家。《詩·周南》宜其室家。《註》家謂一門之內。又婦謂夫曰家。《孟子》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。又一夫受田百畝,曰夫家。《周禮·地官》上地家七人,中地家六人,下地家五人。《註》有夫有婦,然後爲家。又大夫之邑曰家,仕於大夫者曰家臣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大夫皆富,政將在家。又天家,天子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無外,以天下爲家。又居其地曰家。《史記·陸賈傳》以好畤田地,善往家焉。又著述家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表章六經

【朋徒】弟子;朋辈。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自安帝览政,薄於蓺文,博士倚席不讲,朋徒相视怠散。”唐戎昱《冬夜宴梁十三厅》诗:“家为朋徒罄,心缘翰墨劳。”宋真德秀《游鼓山》诗:“忆昨汎莲日,选胜邀朋徒。”2.朋党;党徒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﹝房植、周福﹞二家宾客互相讥揣,遂各树朋徒,渐成尤隙。”章士钊《<苏报案始末记>叙》:“词锋朝发,緹骑夕至,行见朋徒骇散,机关捣毁,所期者必不达。”典

【罄】《廣韻》苦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詰定切,音磬。《說文》器中空也。古文磬字。《詩·小雅》罄無不宜。《傳》罄,盡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室如縣罄。《釋文》罄,亦作磬,盡也。又《逸周書》師廣罄然。《註》自嚴整也。又《集韻》棄挺切,音謦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