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扁舟,浮震泽,趁中秋

记扁舟,浮震泽,趁中秋

诗句读音
趁中秋平仄:仄 平 平
拼音: chènzhōng qiū
浮震泽平仄:平 仄 平
拼音: fúzhèn zé
记扁舟平仄:仄 仄 平
拼音: piān zhōu

记扁舟,浮震泽,趁中秋释义

【趁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丑刃切,音疢。《說文》也。《註》徐曰:自後及之也。《廣韻》逐也。俗作趂。《集韻》或作。又《廣韻》直珍切《集韻》池鄰切,音。越履也。《玉篇》躁也。或作跈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尼展切,音蹍。踐也。亦作碾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知鄰切,音珍。趁,行不進貌。又《集韻》止忍切,音軫。《類篇》走謂之趁。又《集韻》乃殄切,音撚。與蹨同。《類篇》蹈也。

【中秋】五日。唐白居易《效陶潜体》诗之七:“中秋三五夜,明月在前轩。”宋吴自牧《梦粱录·中秋》:“八月十五日,中秋节,此日三秋恰半,故谓之中秋。”元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四折:“俺两口儿今年做一个中秋八月圆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九:“在他的端阳节那组卡片中,五毒饼正和中秋的月饼与年节的年糕一样,是用红字写着的。”指秋季的第二个月。《周礼·天官·司裘》:“中秋献良裘。”郑玄注:“中,音仲。”唐顾况《望初月简于吏部》诗:“泬寥中秋夜,坐见如钩月。”叶圣陶《饭》:“这时候正是中秋的天气。”

【浮】《唐韻》縛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房尤切《正韻》房鳩切,音罘。《說文》氾也。《論語》乗桴浮於海。又順流曰浮。《書·禹貢》浮于濟漯。又濟涉腰瓠曰浮。《淮南子·釋山訓》百人抗浮。《註》浮,瓠也。又溢也,過也。《禮·坊記》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,寧使人浮于食。又先時曰浮。《書·盤庚》鮮以不浮于天時。又輕也。《楚語》疏其穢而鎭其浮。又浮浮,氣烝貌。《詩·大雅》烝之浮浮。又雨雪盛貌。《詩·小雅》雨雪浮浮。又衆彊貌《詩·大雅》江漢浮浮。又浮沉,無定之意。《詩·小雅》載沉載浮。又《小爾雅》浮,罰也。謂罰爵也。《禮·投壷》無偝

【震泽】湖名。即今江苏太湖。《书·禹贡》:“三江既入,震泽厎定。”晋李颙《涉湖》诗:“震泽为何在,今唯太湖浦。”清方文《梅墩杂吟》之二:“震泽多良友,招寻日不虚。”

【扁舟】小船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於国,吾欲用之家。’乃乘扁舟浮於江湖。”唐王昌龄《卢溪主人》诗:“武陵溪口驻扁舟,溪水随君向北流。”宋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驾一叶之扁舟,举匏尊以相属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,这才是江湖满地,几个渔翁。”刘大白《秋之泪·西湖秋泛(二)》诗:“叶叶扁舟叶叶篷,掩映著一叶叶的斜阳,摇曳著一叶叶的西风。”编列众舟为一舟。犹方舟、维舟。汉徐干《中论·修本》:“乘扁舟而济者,其身也安;粹大道而动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