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彩明书幌,流韵绕琴台

积彩明书幌,流韵绕琴台

诗句读音
流韵绕琴台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liú yùnràoqín tái
积彩明书幌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jīcǎimíngshū huǎng

积彩明书幌,流韵绕琴台释义

【流韵】1.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应傅三张之徒,孙挚成公之属,并结藻清英,流韵綺靡。”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二:“此二《雅》《周颂》和平之流韵也。”清方文《云间五子诗·朱宗远灏》:“云间数君子,文质颇相似。宗远何独奇,流韵迥孤异。”2.谓经久不绝的感人乐音。唐骆宾王《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》诗:“积彩明书帐,流韵绕琴臺。”清姚鼐《感春杂咏》之二:“坐有素琴弹,流韵方泠泠。”3.谓乐音流播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二○四引唐袁郊《甘泽谣·许云封》:“至如《落梅》流韵,感金谷之游人;《折柳》传情,

【绕】《廣韻》而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爾紹切,音擾。《說文》纏也。《干祿字書》遶,通繞。又姓。《左傳·文十三年》繞朝贈之策。《註》繞朝,秦大夫。又《集韻》人要切,音蟯。撓,或作繞。

【琴台】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。南朝齐谢朓《奉和随王殿下》:“宴私移烛饮,游赏藉琴臺。”2.安放琴的座垫。3.台名。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,相传为汉司马相如弹琴之所。北周庾信《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》:“龙飞剑匣,鹤别琴臺。”倪璠注:“《益州记》曰:‘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百步许。’李膺曰:‘市桥西二百里,得相如旧宅。今按梅安寺南有琴臺。’”唐岑参《司马相如琴台》诗:“相如琴臺古,人去臺亦空。”唐杜甫《琴台》诗:“酒肆人间世,琴臺日暮云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从来女侠会怜才,到底姻成亦快哉;也有惊分终不偶,独

【积】《五音篇海》音枳。(積)《廣韻》子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資息切,音跡。《說文》聚也。《增韻》累也。堆也。《易·大有》大車以載,積中不敗也。又《升卦》積小以高大。《詩·周頌》積之栗栗。《禮·月令》仲秋命有司,趣民多積聚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積貯者,天下之大命也。又《儀禮·士冠禮》皮弁服素積。《鄭註》積猶辟也,以素爲裳,辟蹙其要中。又《集韻》則歷切,音績。亦聚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子智切《正韻》資四切,音恣。聚也,儲蓄也。《詩·大雅》乃積乃倉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掌其牢禮委積。《註》委積,謂牢米薪芻

【彩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倉宰切《集韻》此宰切,音采。《說文》文章也。从彡,采聲。《廣韻》光彩。《集韻》通作采。

【明】〔古文〕朙《廣韻》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兵切,音鳴。《說文》照也。《易·繫辭》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。《又》縣象著明,莫大乎日月。《疏》日月中時,徧照天下,無幽不燭,故云明。《史記·歷書》日月成,故明也。明者,孟也。又《易·乾卦》大明終始。《疏》大明,曉乎萬物終始。又《易·乾卦》天下文明。《疏》有文章而光明。又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疏》照臨四方謂之明。又《書·舜典》黜陟幽明。《傳》升進其明者。又《書·太甲》視遠惟明。《疏》謂監察是非也。又《洪範》視曰明。《傳》必淸審。又《詩·小雅》祀事孔明。《

【书幌】指书房。南朝梁刘孝绰《<昭明太子集>序》:“犹临书幌而不休,对欹案而忘怠。”唐刘长卿《过裴舍人故居》诗:“书幌无人长不捲,秋来芳草自为萤。”宋苏轼《雪后书北台壁》诗之一:“五更晓色来书幌,半月寒声落画簷。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六:“岱,字次岳……《清明》云:‘忽忽春光过半时,浴蚕天气雨如丝,无端柳色侵书幌,忆着河桥折处枝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