藉草送远游,列筵酬博塞

藉草送远游,列筵酬博塞

诗句读音
列筵酬博塞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liè yánchóubó sāi
藉草送远游平仄:平 仄 仄 仄 平
拼音: jiè|jí3sòngyuǎn yóu

藉草送远游,列筵酬博塞释义

【列筵】1.张设酒席。南朝宋谢灵运《从游京口北固应诏》诗:“张组眺倒景,列筵瞩归潮。”2.谓宴席中的四座。南朝宋谢灵运《会吟行》:“列筵皆静寂,咸共聆会吟。”唐李白《效古》诗之一:“快意且为乐,列筵坐羣公。”

【博塞】亦作“博簺”。即六博、格五等博戏。《管子·四称》:“流於博塞,戏其工瞽。”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问穀奚事,则博塞以游。”成玄英疏:“行五道而投琼(即骰子)曰博,不投琼曰塞。”《新唐书·郁林王恪传》:“坐与乳媪子博簺,罢都督,削封户三百。”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十:“常梦锡,凤翔人。岐王李茂贞临镇,惟喜狗马博塞,驰逐声伎。”明徐渭《会稽县志诸论》:“今之所乐者,其业在博塞以为生。”清陈维崧《念奴娇·徐孚若招同诸子过饮余以怯酒先归赋此言谢》词:“华堂鲸吸,看羣公,轰饮投琼博簺。”

【送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弄切,音。《說文》遣也。《詩·邶風》遠送于野。《禮·曲禮》使者歸,則必拜送于門外。又《增韻》將也。《儀禮·聘禮》賔再拜稽首,送幣。《又》公拜送醴。又《正韻》贈行曰送。《詩·秦風》我送舅氏。又株送,罪人相牽引也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廼徵諸犯,令相引數千人,名株送。《註》先至者爲魁株,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。又目送,以目相送也。《左傳·桓元年》目逆而送之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四人趨出,上目送之。又縱送,善射之貌。《詩·鄭風》抑縱送忌。《註》舍拔曰縱,覆彇曰送。 《玉篇》籀文

【远游】亦作“远游”。1.谓到远方游历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父母在,不远游。游必有方。’”《楚辞·远游》:“悲时俗之迫阨兮,愿轻举而远游。”汉班彪《北征赋》:“遂奋袂以北征兮,超絶迹而远游。”唐杜甫《季秋江村》诗:“远游虽寂寞,难见此山川。”明刘基《郁离子·九难》:“慷慨辞家,踊跃远游。”潘漠华《呵》诗:“一回想念已故人,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。”2.见“远游冠”。3.见“远游履”。见“远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