笈储丹药堤防病,案设图书粉饰贫

笈储丹药堤防病,案设图书粉饰贫

诗句读音
笈储丹药堤防病平仄:平 仄 平 仄 平 平 仄
韵脚:去四十三映
拼音: jí3dān yàodī fángbìng
案设图书粉饰贫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àntú shūfěn shìpín

笈储丹药堤防病,案设图书粉饰贫释义

【笈】《廣韻》巨業切《集韻》極業切,音跲。負書箱也。《史記·蘇秦傳》負笈從師。又《廣韻》其立切《集韻》極入切《正韻》忌立切,音及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極曄切,音极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楚洽切《集韻》測洽切,音挿。義同。又《正字通》梵音讀若竭,義亦同。

【储】《廣韻》直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如切《正韻》長魚切,音除。偫也。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,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。又副也。《南齊書》太子曰東儲。又儲胥,猶言御苑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旣新作于迎風,加露寒與儲胥。《註》武帝先作迎風館,後加露寒,儲胥二館。又儲與,卽容與。《淮南子·俶眞訓》儲與扈冶。一作諸與。《揚雄·羽獵賦》儲與乎大浦,聊浪乎宇內。《服虔曰》儲與,相羊也。與,音餘。聊浪,放浪也。又姓。

【丹药】1.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金丹》:“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,亦令人不死,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药耳。”唐卢照邻《羁卧山中》诗:“紫书常日閲,丹药几年成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误吞丹药移真骨,偷下瑶池脱旧胎。”2.泛指丹丸药剂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锺生》:“母病绵惙,下丹药,渐就痊可。”3.牡丹与芍药之属。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黔游日记一》:“有蓬蒿菜黄花满畦,鶯粟花殷红千叶,簇朵甚巨而密,丰艳不减丹药也。”

【堤防】堤。《孙子·行军》:“丘陵堤防,必处其阳,而右背之。”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王景》:“河决积久,日月侵毁,济渠所漂数十许县。脩理之费,其功不难。宜改脩堤防,以安百姓。”宋苏辙《论黄河东流札子》:“惟是时民力凋弊,堤防未完,北流汗漫,失於陂障。”赵朴初《刮地风·咏风暴》词之一:“堤防冲溃,碉楼打碎。”2.提防。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回:“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,须要仔细堤防,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一回:“寳玉便瞅着他们不堤防,自己进去拿了些个什么出来。”隄防:1.拦水的堤坝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

【病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皮命切,音寎。《說文》疾加也。《玉篇》疾甚也。《釋名》病,也。與正氣在膚體中也。又《廣韻》憂也。《禮·樂記》病不得其眾也。《注》病,猶憂也。以不得眾心為憂。又苦也。《書·呂》人極于病。《傳》欲使惡人極于病苦,莫敢犯者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范宣子為政,諸侯之幣重,鄭人病之。又恨也。《左傳·文十八年》閻職曰:與刖其父,而弗能病者,何如。《註》言不以父刖為病恨。又困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。《註》病謂罪咎之。《疏》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。若他人不能,則為困病。又辱也。《禮·

【案】《唐韻》烏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旰切《正韻》於幹切,音按。《說文》几屬。《徐曰》案,所凭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王大旅上帝,則張氊案。朝日祀五帝,設重帟重案。又食器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夫人享諸侯,案十有二寸。《註》玉案十有二列也。又氣之法有木案。《後漢·歷志》爲室三重,密布緹縵,室中以木爲案。又界也。《齊語》參國起案。又次第也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吏民皆案堵如故。又作按,考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案之當今之務。《丙吉傳》無所案驗。又撫也。《史記·孟嘗君傳》案劒以前。又《正字通》凡官府興除成例及獄訟論定者皆曰案。又著書

【图书】1.书籍。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豪杰不著名於图书,不録功於盘盂。”唐郑谷《赠文士王雄》诗:“图书长在手,文学老於身。”宋梅尧臣《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》诗:“前舟载图书,后舟载女乐。”2.图籍。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沛公至咸阳,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,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……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,户口多少,彊弱之处,民所疾苦者,以何具得秦图书也。”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经日,乃行其营垒,观其遗事,获其图书、粮穀甚众。”3.指河图洛书。语出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河出图,洛出书,

【粉饰】妆饰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巫行视小家女好者,云是当为河伯妇,即娉取……共粉饰之,如嫁女床席,令女居其上,浮之河中。”三国魏曹植《释愁文》:“加之以粉饰不泽,饮之以兼肴不肥。”《武王伐纣平话》卷上:“有妲己,面无粉饰,宛如月里嫦娥。”2.指文词上的修饰润色。宋朱翌《猗觉寮杂记》卷上:“退之与孟郊联句,前辈谓皆退之粉饰。恐皆出退之,不特粉饰也。”宋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字说·集字一》:“许氏训字之义而为《説文》,其引经皆不悖於义。徐鉉稍为之粉饰,遂成一家之学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凤》:“生略述涂山女佐禹之功

【贫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符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皮巾切《正韻》毗賔切,音頻。《說文》財分少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寠,貧也。《註》謂貧陋。《疏》貧者,無財也。《書·洪範》六極,四曰貧。《傳》困於財。《詩·邶風》終寠且貧。《晉語》韓宣子憂貧,叔向賀之。又《韻補》叶頻眠切,音騈。《歐陽修·送魏主簿詩》士欲見所守,視其居賤貧。何用慰離居,贈子以短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