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后姮娥相见,为问中秋诞节,奇特世难同
| 诗句 | 读音 |
|---|---|
| 奇特世难同 | 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一東 拼音: qí tèshì nántóng|tòng |
| 为问中秋诞节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wéi|wèiwènzhōng qiūdàn jié |
| 解后姮娥相见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: jiě|jiè|xièhòuhéng éxiāng jiàn |
解后姮娥相见,为问中秋诞节,奇特世难同释义
【奇特】不寻常,特别。《百喻经·五百欢喜丸喻》:“今復若能杀彼师子,为国除害,真为奇特。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李郎以奇特之才,辅清平之主,竭忠尽行,必极人臣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·栀子》:“梔子花无甚奇特。”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六章四:“桂林和阳朔的山水(认真说,只能是山)的确很奇特。”
【世难】当世的灾难、祸乱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刘焉传》:“焉内求交阯牧,欲避世难。”《周书·周惠达传》:“尝使至洛,魏孝武与惠达语及世难。”唐卢纶《长安春望》诗:“谁念为儒逢世难,独将衰鬢客秦关。”明刘基《次韵和刘彦箕<忆山中>篇》:“世难有身空自累,诗成无鴈倩谁将?”
【同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徒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東切,音桐。《說文》合會也。《玉篇》共也。《廣韻》①也。《易·同人》天與火同人,君子以類族辨物。《書·益稷》敷同日奏罔功。又《廣韻》齊也。《書·舜典》同律度量衡。《詩·小雅》我馬旣同。又聚也。《詩·小雅》獸之所同。《傳》同猶聚也。又和也。《禮·禮運》是謂大同。《註》猶和也,平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六律六同。《註》六律合陽聲者,六同合隂聲者。又《典同》掌六律,六同之和。《註》律以竹,同以銅。言助陽宣氣,與之同也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《詩·
【问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亡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文運切,聞去聲。《說文》訊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好問則裕。《詩·邶風》問我諸姑,遂及伯姊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聘問也。《儀禮·聘禮》小聘曰問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時聘曰問。又《秋官·大行人》閒問以諭諸侯之志。《又》凡諸侯之邦交,歲相問也。又《正字通》古謂遺曰問。《詩·鄭風》雜佩以問之。《傳》問,遺也。《禮·曲禮》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。《左傳·哀二十六年》衛侯使以弓問子貢。又訊罪曰問。《詩·魯頌》淑問如臯陶。《註》淑,善。問,訊囚也。又命也。《左傳·莊八年》期戍,公問
【中秋】五日。唐白居易《效陶潜体》诗之七:“中秋三五夜,明月在前轩。”宋吴自牧《梦粱录·中秋》:“八月十五日,中秋节,此日三秋恰半,故谓之中秋。”元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四折:“俺两口儿今年做一个中秋八月圆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九:“在他的端阳节那组卡片中,五毒饼正和中秋的月饼与年节的年糕一样,是用红字写着的。”指秋季的第二个月。《周礼·天官·司裘》:“中秋献良裘。”郑玄注:“中,音仲。”唐顾况《望初月简于吏部》诗:“泬寥中秋夜,坐见如钩月。”叶圣陶《饭》:“这时候正是中秋的天气。”
【诞节】1.生长出枝节。汉应瑒《迷迭赋》:“朝敷条以诞节,夕结秀而垂华。”2.放纵不拘。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陈汤诞节。”颜师古注:“诞节,言其放纵不拘也。”宋刘敞《杂诗》之二:“季长诞节薄拘儒,俳笑纷紜絳帐居。”明冯梦龙《古今谭概·佻达·唱莲花道情》:“苏郡祝允明、唐寅、张灵,皆诞节倡狂。”3.不合情理的品性行为。南朝齐谢朓《思归赋》:“怀齷齪之偏心,无夸毗之诞节。”4.帝王的生日。宋洪迈《容斋随笔·诞节受贺》:“诞节之制,起於明皇。”元李翀《日闻录》:“每岁诞节必进新经。”
【解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佳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嶰切,皆上聲。《說文》判也。从刀判牛角。《莊子·養生主》庖丁解牛。《左傳·宣四年》宰夫解黿。《前漢·湯傳》支解人民。《註》謂解其四支也。又《博雅》散也。《玉篇》緩也。《易·解卦註》解,難之散也。《正義》解有兩音,一古買反,謂解難之初。一諧買反,謂旣解之後。故序卦云:解者,緩也。險難解釋,物情舒緩,故爲解也。《前漢·張耳餘傳》今獨王,恐天下解也。《註》謂離散其心也。又《玉篇》釋也。《儀禮·大射禮·解綱註》解,猶釋也。《文心雕龍》百官詢事,則有關刺解諜。解者,釋也。解釋
【姮娥】神话中的月中女神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,姮娥窃以奔月。”高诱注:“姮娥,羿妻。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,未及服之,姮娥盗食之,得仙,奔入月中,为月精也。”宋晏几道《鹧鸪天》词:“姮娥已有慇懃约,留著蟾宫第一枝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邢子仪》:“朱在云中言曰:‘下界人勿须惊怖,我月府姮娥也。’”姮,本作“恒”,俗作“姮”。汉代因避文帝刘恒讳,改称常娥,通作嫦娥。2.借指月亮。宋王安石《试院中五绝句》之三:“咫尺淹留可奈何,东西虚共一姮娥。”清杨模《闰六月初七夜月》诗:“半露姮娥能却暑,广寒
【相见】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。”旧题汉李陵《与苏武诗》之三:“行役在战场,相见未有期。”宋苏轼《和子由除夜之日省宿致斋》之一:“等是新年未相见,此身应坐不归田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姊妹们一朝相见,悲喜交集,自不必説。”巴金《随想录》五:“我们分散了,又重见,相见后又别离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