絜矩书院示学子注释

絜矩书院示学子注释

【常惺惺】佛教语。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。宋谢良佐《上蔡先生语录》卷中:“敬是常惺惺法,心斋是事事放下,其理不同。”朱熹注:“惺惺乃心不昏昧之谓。”明李贽《答耿中丞论谈》:“世人白昼寐语,公独於寐中作白昼语,可谓常惺惺矣。”清戴震《答彭进士允初书》:“佛氏之‘常惺惺’,亦是常存他‘本来面目’耳,体段功夫,大略相似。”
【奈何天】1.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。表示百无聊赖的思绪。宋晏几道《鹧鸪天》词之六:“欢尽夜,别经年,别多欢少奈何天。”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。”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消魂二月》:“三月里清明节,玉美人儿薰薰醉,对景徘徊。好一个奈何天。”2.谓对付天公。清李渔《奈何天·崖略》:“饶伊百计奈何天,究竟奈何天不得。”
【元亨利贞】《周易》乾卦之四德。《易·乾》:“《乾》:元亨利贞。”孔颖达疏:“元亨利贞者,是《乾》之四德也。《子夏传》云:‘元,始也;亨,通也;利,和也;贞,正也。’”宋程颐《程氏易传》卷一:“元亨利贞,谓之四德。元者,万物之始;亨者,万物之长;利者,万物之遂;贞者,万物之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