嗟哉彼何短,一概无休息

嗟哉彼何短,一概无休息

诗句读音
嗟哉彼何短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韵脚:上二十四緩
拼音: jiē zāibǐhé|hē|hèduǎn
一概无休息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yī gàiwúxiū xī

嗟哉彼何短,一概无休息释义

【嗟哉】叹词。汉马援《武溪深行》:“滔滔武溪一何深,鸟飞不度,兽不敢临,嗟哉五溪兮多毒淫。”《后汉书·耿弇传论》:“嗟哉,义重于生,以至是乎!”唐韩愈《嗟哉董生行》:“嗟哉董生朝出耕,夜归读古人书,尽日不得息。”

【何】《唐韻》胡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寒歌切,賀平聲。曷也,奚也,孰也,詰詞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禹曰何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誰何。猶言莫敢如何也。《賈誼·過秦論》利兵而誰何。又未多時曰無何,亦曰無幾何。《史記·曹參傳》居無何,使者果召參。又《前漢·袁盎傳》南方濕,君能日飮,無何,可免禍也。《註》無何,言更無餘事也。又《南史·西域傳》西域呼帽爲突何。又《古今樂錄》羊無夷伊那何,皆曲調之遺聲。又國名。《隋書》西域有何國。又姓。又娙何,漢女官名,秩比二千石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下可切,賀上聲。同荷。儋也,負也。

【短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覩緩切,端上聲。《說文》有所長短,以矢爲正。《徐曰》若以弓爲度也。《廣韻》促也,不長也。《書·堯典》日短星昴,以正仲冬。《禮·月令》度有長短。又長短術。《史記·六國年表》謀詐用,而縱橫長短之說起。《註》長短術興於六國時,行長入短,其語隱謬,用相激怒。又短功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凡工匠,十月至正月爲短功。又短人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僬僥三尺,短之至也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帝堯長,帝舜短。文王長,周公短。仲尼長,子弓短。《張華·博物志》伊尹黑而短。又凡指人過失曰短。《史記·屈原傳》

【一概】。1.概为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斛之木,引申为同一种标准。三国魏曹植《黄初五年令》:“诸吏各敬尔在位,孤推一概之平,功之宜赏,於疏必与;罪之宜戳,在亲不赦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十二年》:“自古帝王居中州者,政化各殊,赵为姦诈,秦敦信义,岂得一概待之乎!”胡三省注:“概所以平斗斛,一概待之,言无所高下也。”2.一样;一律。唐杜甫《秦州杂诗》之四:“万方声一概,吾道竟何之?”清顾炎武《玉田道中》诗:“我行至北方,所见皆一概。”3.一端;一方面。汉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今宰予虽无力行,有言语。用言,令行缺,有一

【无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,亡也。奇字,无通。王育說,天屈西北爲无。《易·乾卦》无咎。《釋文》无音無。易內皆作此字。《藝苑雄黃》无亦作亡。古皆用亡无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。詩、書、春秋、禮記、論語本用无字,變篆者變爲無,惟易、周禮盡用无。然論語亡而爲有,我獨亡,諸無字,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,故不改也。又《廣韻》莫胡切,音模。南无,出《釋典》。(無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扶切《廣韻》武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微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亡也。《玉篇》不有也。《書·舜典》剛而無虐,而無傲。又《益

【休息】谓暂停活动,以恢复精神体力。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: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息。”宋苏轼《上蔡省主论放欠书》:“凡今之所追呼鞭挞,日夜不得休息,皆更数赦,远者六七赦矣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娥》:“因述往蹟,仲仙始信。场后不暇休息,命驾同归。”萧红《回忆鲁迅先生》:“虽然客厅里也摆着一张可以卧倒的藤椅,我们劝他几次想让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,但是他没有去,仍旧坐在椅子上。”2.谓使暂停活动,以恢复精神体力。《吕氏春秋·孟冬》:“是月也,大饮蒸,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……劳农夫以休息之。”《宋书·张畅传》:“此精甲十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