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粢岂盛,以享以虔
洁粢岂盛,以享以虔释义
【以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怡上聲。爲也。《論語》視其所以。又因也。《詩·邶風》何其久也,必有以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三年》我之不共,魯故之以。《註》以魯故也。《列子·周穆王篇》宋人執而問其以。又用也。《論語》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又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凡師能左右之曰以。《易·師卦》能以衆正。又《詩·周頌》侯彊侯以。《註》彊民有餘力來助者,以閒民轉移執事者。又同已。《孟子》無以,則王乎。又古以與聲相通。《禮·燕禮》君曰:以我安。《註》猶與也。《魏書·李順傳》此年行師,當克以不。《韓愈·剝啄行》凡今之人,急名以官
【享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兩切,音響。獻也,祭也,歆也。《禮·曲禮》五官致貢曰享。《孔安國曰》奉上之謂享。又宴享。《左傳·成十二年》享以訓恭儉,宴以示慈惠。又同亨。詳亨字註。又《韻補》叶許陽切,音香。《詩·小雅》吉蠲爲饎,是用孝享。叶下王疆。又《前漢·郊祀歌》嘉籩別,庶幾宴享。滅除凶災,烈騰八荒。
【虔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焉切,音乾。《說文》虎行貌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虔,固也。《書·呂》奪攘矯虔。《疏》若固有之。言取得人物,若已自有也。又敬也。《魯語》少采夕月,與太史司載糾虔天。又椹也。《詩·商頌》方斲是虔。又《博雅》惠也,少也。又殺也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虔劉我邊陲。又《玉篇》强取也。又端正貌也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《風俗通》云:留虔氏,黃帝之後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漢豫章郡雩都贑縣,唐置虔州。又叶眞韻,音勤。《高彪詩》文武將墜,乃俾俊臣。整我皇綱,董此不虔。
【洁】《廣韻》居質切《集韻》激質切,音吉。《玉篇》水也。一曰水名。(潔)《唐韻》古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吉屑切,音結。淸也。《廣韻》經典用絜。《儀禮·宗人》舉鼎鼏告絜。又《新書·道術篇》厚志隱行謂之潔。 《集韻》或作洯。亦省作。
【粢】《廣韻》卽夷切《韻會》將支切《正韻》津私切,音咨。《類篇》稷也。《爾雅·釋草·疏》粢者,稷也。《禮·曲禮》稷曰明粢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潔粢豐盛。《註》黍稷曰粢。又通作齊。《儀禮·士虞禮》明齊溲酒。《註》今文曰明粢。又通作齍。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辨六齍之名物。《註》齍讀爲粢。六粢謂六穀:黍稷稻粱麥苽。又《集韻》才資切,音茨。《說文》稻餠,與餈同。《列子·力命篇》食則粢糲。《註》粢,稻餠也。味類籺米,不碎。《揚子·方言》餌謂之餻,或謂之粢。又《集韻》才詣切,音劑。酒也。《禮·禮運》粢醍在堂。通作齊。 《說文》
【岂】《廣韻》袪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去幾切,音。《說文》還師振旅樂也。又欲也,登也。《徐曰》今借此爲語詞。《玉篇》安也,焉也。《廣韻》曾也。《增韻》非然之辭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怨豈在明。《詩·召南》豈不夙夜。《傳》豈不,言有是也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可亥切,音鎧。與凱愷通。軍勝之樂也。又樂也,和也。○按經傳凱歌、凱風、愷悌、樂愷皆借豈。古凱、愷、豈音義通,今分爲二。 《字彙》〈山下一〉从耑省。〈口下丷一〉从豆省。俗作山頭,非。《同文舉要》豈同剴,亦非。漢典考證:〔《說文》還師振樂也。〕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。 考證:
【盛】《唐韻》氏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征切,音成。《說文》黍稷在器中,以祀者也。《書·泰誓》犧牲粢盛。《傳》黍稷曰粢,在器曰盛。《周禮·天官》甸師掌帥其屬,耕耨王藉,以共齍盛。《註》謂黍稷稻粱之屬,可盛簠簋者。又器名。《左傳·哀十三年》旨酒一盛。《註》一器也。《禮·喪大記》食粥於盛不盥。《註》謂今時杯杅也。又《廣韻》受也。《詩·召南》于以盛之,維筐及筥。《古今注》城者,盛也,所以盛受民物也。又成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白盛。《註》盛之言成也。以蜃灰堊牆,所以飾成宮室。又盛服,嚴飾也。《左傳·宣二年》宣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