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风凌风多翻覆,只处姑姑立处危

疾风凌风多翻覆,只处姑姑立处危

诗句读音
疾风凌风多翻覆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jí fēnglíng fēngduōfān fù
只处姑姑立处危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韵脚:上平五支
拼音: zhī|zhǐchǔ|chùgū gūlìwēi

疾风凌风多翻覆,只处姑姑立处危释义

【疾风】而猛烈的风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﹝禹﹞沐甚雨,櫛疾风,置万国。”南朝宋鲍照《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疾风衝塞起,沙砾自飘扬。”唐元稹《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》:“劲草可以受疾风,盘根然后见利器。”清孙枝蔚《雨》诗:“久雨眠荒寺,疾风吹晚鐘。”2.比喻剧烈的变故、变乱。三国魏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是以圣王安而不逸,以虑危也;存而设备,以惧亡也。故疾风卒至而无摧拔之忧,天下有变而无倾危之患矣。”3.气象学术语。指蒲福风级七级风。

【凌风】唐韩愈《鸣雁》诗:“违忧怀息性匪他,凌风一举君谓何。”明刘基《感怀》诗之二十:“竚立望浮云,安得凌风翔。”刘白羽《火光照红海洋》:“正是他们在那一面凌风飘动的党的红旗引导下,在战斗最前哨。”淩風:乘风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任命》:“故康衢有角歌之音,鼎俎发凌风之迹。”唐顾况《酬本部韦左司》诗:“安得凌风翰,肃肃宾天京。”

【多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得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當何切,朵平聲。《爾雅·釋詁》衆也。《詩·小雅》謀夫孔多。《增韻》不少也。《易·謙卦象傳》君子以裒多益寡。《禮·表記》取數多者,仁也。又勝也。《禮·檀弓》曾子曰:多矣乎予出祖者。《註》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,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臣之業所就,孰與仲多。又刻求也。《左傳·僖七年》後之人將求多于汝,汝必不免。又稱美也。《前漢·袁盎傳》諸公聞之皆多盎。《後漢·馮異傳》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,帝以此多之。又戰功曰多,見《周禮·夏官·司勲》。又荒俗呼

【翻覆】1.谓反覆无常;变化不定。晋陆机《君子行》:“休咎相乘躡,翻覆若波澜。”《文选·孔稚珪<北山移文>》:“岂期终始参差,苍黄翻覆。”吕延济注:“翻覆,不定也。”唐卢象《送赵都护赴安西》诗:“黠虏多翻覆,谋臣有别离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局诈》:“人心叵测,事后虑有翻覆。”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四:“从我七八岁时,中国社会已经大大的震颠动摇之后,那疾然翻覆变更的倾向,已是猛不可当,非常之明显了。”2.多次重复。唐李频《冬夜酬范秘书》诗:“翻覆吟佳句,何酬国士恩。”宋苏辙《书<楞严经>后》:“杜门幽坐,取《楞严经》

【只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諸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掌氏切,音紙。《說文》語已詞也。《詩·鄘風》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七年》諸侯歸晉之德只。又《詩·王風》其樂只且。《箋》言其自樂此而已。又《小雅》樂只君子。《箋》只之言是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明有只好仁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章移切《韻會》支移切,音支。《廣韻》專辭。又《五音集韻》之日切,音質。本之爾切,無質音,今讀若質,俗音新增。又《韻會小補》章忍切,音軫,引集韻云:只通作軹,莊子大宗師,而奚來爲軹。○按《集韻》軹註,無只通作軹之明文,雖字義相同,實非一字,《韻

【处】《唐韻》昌與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敞呂切,音杵。《玉篇》居也。《詩·王風》莫或遑處。又止也。《詩·召南》其後也處。 《廣韻》留也,息也,定也。又居室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于時處處。又歸也。《左傳·襄四年》民有寢廟,獸有茂草,各有攸處。又分別也。《晉書·杜預傳》處分旣定,乃啓請伐吳之期。又制也。《晉書·食貨志》人閒巧僞滋多,雖處以嚴,而不能禁也。又姓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《處子》九篇。《師古註》《史記》云:趙有處子。《廣韻》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北海太守處興。又州名。《一統志》晉屬永嘉郡,隋置處州。又《廣韻》讀去聲,昌據切。

【姑姑】父亲的姐妹,姑母。《前汉书平话》卷下:“田子春起坐便谢,引奉郎来拜姑夫、姑姑。”清俞樾《茶香室丛钞·姑姑》:“今姪呼其姑曰姑姑。宋人已有此称。”2.出家女性的通称。元马致远《任凤子》第一折:“你道他都修善,不喫羶。你道是先生每闹了终南县,道士每住满全真院,庄家每閒看《神仙传》,姑姑每屯满七真堂,我道来摇车儿摆满三清殿。”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幽媾》:“[生]:敢是游方的小姑姑么?”川剧《秋江》:“艄翁:哦!才是一位多情的姑姑!”3.对未婚年轻女子的尊称。犹姑娘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邵女》:“﹝媪﹞登门,故与邵

【立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入切,音力。《說文》立,住也。《釋名》立,林也。如林木森然,各駐其所也。《廣韻》立,行立。《禮·曲禮》立必正方。又成也。《禮·冠義》而後禮義立。又堅也。《易·大過》君子以獨立不懼。《論語》三十而立。又樹立也。《易·說卦傳》立天之道,曰隂與陽。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曰仁與義。《書·伊訓》立愛惟親,立敬惟長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穆叔曰: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又置也,建也。《書·牧誓》立爾矛。《周禮·天官》建其牧,立其監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師服曰:天子建國,諸侯立家

【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魚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虞爲切,僞平聲。《說文》在高而懼也。从厃,人在厓上,自卪止之也。《徐曰》孝經,高而不危,制節謹度。故从卪。《玉篇》不安貌。《廣韻》疾也。隤也,不正也。又《禮·儒行》有比黨而危之者。《註》危,欲毁害之也。又屋棟上也。《禮·喪大記》升自東榮,中屋履危。《疏》踐履屋棟高危處。又《韻會》宿名。三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註》武之宿,虛危之星。又《書·禹貢》三危旣宅。《韻會》三峗,山名。通作危。漢典考證:〔升自東榮,中屋危。〕 謹照禮記原文,危上增履字。 考證:〔升自東榮,中屋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