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肤生鳞甲,衣被如刀镰

肌肤生鳞甲,衣被如刀镰

诗句读音
衣被如刀镰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yì pīrúdāolián
肌肤生鳞甲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
韵脚:入三十二狎
拼音: jī fūshēnglínjiǎ

肌肤生鳞甲,衣被如刀镰释义

【衣被】1.衣服和被褥。《吕氏春秋·节丧》:“轝马、衣被、戈劒,不可胜其数。”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﹝卢綰﹞以太尉常从,出入卧内,衣被饮食赏赐,羣臣莫敢望。”《晋书·孝友传·吴逵》:“家极贫窘,冬无衣被。”2.单指衣服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衣被则服五采,杂间色,重文绣,加饰之以珠玉。”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车马所以载身也,衣被所以揜形也。”晋左思《娇女诗》:“衣被皆重地,难与沉水碧。”3.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衣被曰襚。”何休注:“襚犹遗也,遗是助死之礼。”徐彦疏:“襚专施于死。”1.

【刀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勞切《正韻》都高切,到平聲。《說文》兵也。象形。《徐曰》象刀背與刃也。《釋名》刀,到也。以斬伐到其所也。《玉篇》所以割也。《左傳·襄三十一年》未能操刀而使割也。又錢名。《初學記》黃帝採首山之銅,始鑄爲刀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。《註》索隱曰:刀者,錢也。以其形如刀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利於刀。《註》如淳曰:名錢爲刀者,以其利於民也。又《詩·衞風》誰謂河廣,曾不容刀。《朱註》小船曰刀。《正韻》小船形如刀。

【镰】《集韻》同鎌。

【肌肤】1.肌肉与皮肤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故礼义也者,人之大端也,所以讲信脩睦,而固人之肌肤之会,筋骸之束也。”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夫刑至断支体,刻肌肤,终身不息,何其楚痛而不德也,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!”唐杜甫《哀王孙》诗:“已经百日窜荆棘,身上无有完肌肤。”碧野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十三章:“入夏的夜气在这山野之间仍然散布着一种浸人肌肤的森凉。”2.喻最亲近或亲密者。犹骨肉。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玉杯》:“《春秋》不讥其前,而顾讥其后,必以三年之丧,肌肤之情也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高四皓之名,割肌肤之爱。”颜师古

【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所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庚切,音甥。《說文》進也。《玉篇》起也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凡道不欲壅,壅則哽,哽而不止則跈,跈則衆害生。《註》生,起也。又《玉篇》產也。《博雅》人十月而生。《穀梁傳·莊二年》獨隂不生,獨陽不生,獨天不生,三合然後生。又出也。《易·觀卦》上九觀其生,君子無咎。《註》生,猶動出也。又養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五曰生以馭其福。《註》生,猶養也。賢臣之老者,王有以養之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敎訓。又《韻會》死之對也。《孟子》生,亦我所欲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

【鳞】《廣韻》力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離珍切,音鄰。《說文》魚甲也。《玉篇》魚龍之鱗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其動物宜鱗物。《註》鱗,龍之屬。《禮·月令》其蟲(鱗。《註》)龍蛇之屬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凡鱗者,生於庶魚。又《正字通》雙鱗魚,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,鱗有兩重,與諸魚別,味肥(美。)又姓。《左傳·文十六年》鱗鱹爲司徒。《類篇》或作。此條有四字脫落,包括一個空格。今補於()中。

【甲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狎切《正韻》古洽切,音夾。草木初生之莩子也。《易·解卦》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。《疏》百果草木皆莩甲開坼,莫不解散也。《後漢·章帝紀》方春生養,萬物孚甲。《註》葉裏白皮也。又十干之首。《爾雅·釋天》歲在甲曰閼逢,月在甲曰畢。《易·蠱卦》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。《疏》甲者,造作新令之日。《書·益稷》娶于塗山,辛壬癸甲。《禮·郊特牲》社日用甲,用日之始也。又凡物首出羣類曰甲。《戰國策》臣萬乗之魏,而甲秦楚。《釋文》甲,一作申,言居二國之上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北闕甲第。《註》第,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