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古尧无作,勤邦禹有功

稽古尧无作,勤邦禹有功

诗句读音
稽古尧无作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jī gǔyáowú zuò
勤邦禹有功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qínbāngyǔyǒu gōng

稽古尧无作,勤邦禹有功释义

【稽古】考察古事。《书·尧典》:“曰若稽古。帝尧曰放勋。”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高祖拨乱反正,文景务在养民,至于稽古礼文之事,犹多闕焉。”《晋书·裴頠传》:“博学稽古,自少知名。”《明史·邓继曾传》:“割恩以定礼,稽古以崇孝。”清方文《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》诗:“稽古式芳躅,怀忠耿遐眷。”

【尧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五聊切《集韻》倪幺切,音僥。《說文》高也。从垚,在兀上。高遠也。《白虎通》堯猶嶢也。嶢嶢,至高貌。古唐帝。《書·堯典》曰若稽古帝堯。又姓。魏堯暄,上黨人,以武功著。又《諡法》翼善傳聖,善行德義,皆曰堯。又人名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帝擢趙堯爲御史大夫,曰無以易堯。《宋史》堯叟,堯咨,堯佐,兄弟皆有聲,世謂氏三堯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美山東北百里曰大堯山,今直隸眞定唐山,縣亦名堯山以堯始封得名。 或作。本作垚,小篆加兀,作堯。兀,會高意。一曰从三土積累而上,象高形。

【无作】不让。《书·武成》:“惟尔有神,尚克相予,以济兆民,无作神羞。”孔传:“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,无为神羞辱。”2.不自作,不卖弄。《书·蔡仲之命》:“康济小民,率自中,无作聪明乱旧章。”孔传:“无敢为小聪明,作异辩,以变乱旧典文章。”3.不发生,不兴起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夫大块噫气,其名为风,是惟无作,作则万窍怒号。”4.犹言无为而治。宋苏轼《省试策问》之三:“问:歷观前世,天下初定,民始休息,下既厌乱而思静,上亦虚心而无作,是以公私富溢,刑罚清省。”宋苏轼《神宗皇帝挽词》之二:“典礼从周旧,官仪与汉隆。谁

【勤】〔古文〕瘽《唐韻》巨斤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渠中切《韻會》渠斤切,音芹。《說文》勞也。从力,堇聲。《爾雅疏》勤者,勞力也。《書·武成》王季其勤王家。又《詩·豳風》恩斯勤斯。《註》勤,篤厚也。《左傳·僖三年》楚人伐鄭,鄭伯欲成,孔叔不可。曰:齊方勤我,棄德不祥。《註》勤我,言齊恤鄭難也。《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》重賜文君侍者,通殷勤。又《揚子·法言》民有三勤。《註》勤,苦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渠焉切,音乾。《鄭曼贈陸雲詩》垂龔之會,匪言不宣。嗟我懷人,斯恩斯勤。又通作廑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其廑至矣。《註》師古曰:古勤字。又《

【邦】〔古文〕邫《唐韻》博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悲江切,音梆。《說文》國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大宰掌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國。《註》大曰邦,小曰國。又《釋名》邦,封也。封有功于是也。《書·蔡仲之命》乃命諸王邦之蔡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明有邦嚴。又叶卜工切,音崩。《詩·小雅》以畜萬邦,叶上訩。《又》保其家邦。叶上同。又《大雅》御于家邦。叶上恫,凡《詩》《易》邦字同此音。

【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王矩切,音羽。夏王號。《顏師古·曰》禹湯皆字,三王去唐之文,從高古之質,故夏商之王皆以名爲號。又姓。《王憎孺·百家譜》蘭陵蕭道游娶禹氏。又諡法。《史記·裴註》受禪成功曰禹。《書疏》淵源流通曰禹。又《玉篇》舒也。又《說文》蟲也。

【有功】1.有功劳,有功绩。《易·需》:“利涉大川,往有功也。”汉范晔《宦者传论》:“﹝宦人﹞其能者则勃貂管苏,有功於楚晋。”唐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士卒本将,一朝相失,心孤意怯,难以有功。”2.有功之人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明主则不然,赏必加於有功,刑必断於有罪。”汉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於是正明堂之朝,齐君臣之位,举贤才,布德惠,施仁义,赏有功。”晋羊祜《让开府表》:“然臣等不能推有德,进有功,使圣听知胜臣者多,而未达者不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