亟呼儿童延入座,饷以清风涤袢暑

亟呼儿童延入座,饷以清风涤袢暑

诗句读音
亟呼儿童延入座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去三十九過
拼音: 2|4hūér tóngyán rù4
饷以清风涤袢暑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上八語
拼音: xiǎngyǐqīng fēngdí4shǔ

亟呼儿童延入座,饷以清风涤袢暑释义

【亟】《唐韻》紀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訖力切,音棘。敏也,疾也。《說文》从人从口从又从二。二,天地也。《徐鍇曰》承天之時,因地之利,口謀之,手執之,時不可失,疾之意也。《詩·大雅》經始勿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公孫之亟也。《註》急也。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去吏切,音唭。頻數也。《孟子》亟問亟餽鼎肉。《又》仲尼亟稱於水。又詐欺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東齊海岱之閒曰亟。又與棘通。《詩·大雅》匪棘其欲。又與革通。《禮·檀弓》夫人之病革矣。又與極通。《荀子·賦論》反覆甚極。《註》極與亟同。

【呼】〔古文〕戲《唐韻》荒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荒胡切,音虍。《說文》外息也。《韻會》出息爲呼,入息爲吸。又《廣韻》喚也。又《集韻》嗚呼,歎辭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嗚呼曷歸。又通作乎。《詩·大雅》於乎小子。又通作虖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嗚虖何施而臻此與。亦作嘑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,又複姓。《前漢·匈奴傳》呼衍氏。《註》師古曰: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。又呼沱,水名。《戰國策》南有呼沱易水。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蓫薚,馬尾。《疏》蔏,一名夜呼。又《集韻》虛交切,音虓。與詨同。吳人謂叫呼爲詨。或作嚆嘮。又《禮

【儿童】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,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闻儿童謡曰:‘立我蒸民,莫匪尔极。’”唐杜甫《羌村》诗之三:“兵革既未息,儿童尽东征。”清金人瑞《下车行》:“儿童合掌妇女拜,三年有成我能謳。”巴金《探索集·访问广岛》:“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广岛儿童,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。”

【延入】1.引入;请进。《书·顾命》:“太保命仲桓、南宫毛,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、虎賁百人,逆子釗於南门之外,延入翼室。”蔡沉集传:“延,引也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应侯曰:‘善。’乃延入为坐上客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溱水》:“使者谨依其言,果有二人出外,取书并延入水府。”《四游记·东华传道锺离》:“老翁延入庄中,饮以麻姑之酒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七·鬼粥砚》:“但所居湫隘,不敢延入。”2.推迟到。宋王溥《唐会要·讲武》:“圣歷二年十月,欲以季冬讲武,有司稽缓,延入孟春。”

【座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徂臥切,音坐。《玉篇》牀座也。《集韻》坐具。《李嘺讓地官尚書表》八座樞機,五曹要劇。又《韻會》通作坐。《前漢·梅福傳》當戸牖之法坐。《註》法坐,王聽朝處。《後漢·孔融傳》坐上客常滿。

【饷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亮切,音向。《說文》饟也。《玉篇》饋也。《集韻》自家之野曰餉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乃葛伯仇餉。《傳》葛伯遊行,見農民餉于田者,殺其人,奪其餉,故謂之仇餉。又《正字通》與貺通。《魏志·文帝紀註》以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。又《正字通》今俗軍糧曰餉,或讀享,或讀嚮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始兩切,音賞。又《集韻》尸羊切,音商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亦作攘饟。

【以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怡上聲。爲也。《論語》視其所以。又因也。《詩·邶風》何其久也,必有以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三年》我之不共,魯故之以。《註》以魯故也。《列子·周穆王篇》宋人執而問其以。又用也。《論語》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又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凡師能左右之曰以。《易·師卦》能以衆正。又《詩·周頌》侯彊侯以。《註》彊民有餘力來助者,以閒民轉移執事者。又同已。《孟子》無以,則王乎。又古以與聲相通。《禮·燕禮》君曰:以我安。《註》猶與也。《魏書·李順傳》此年行師,當克以不。《韓愈·剝啄行》凡今之人,急名以官

【清风】清微的风;清凉的风。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吉甫作诵,穆如清风。”毛传:“清微之风,化养万物者也。”唐杜甫《四松》诗:“清风为我起,洒面若微霜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八窗尽落,清风徐来,紈扇罗衫,剖瓜解暑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十三:“清风朗日的春早,莫斯科天色已经非常和快。”2.清惠的风化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清风协於玄德,淳化通於自然。”薛综注:“清惠之风,同於天德。”晋夏侯湛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丧乱备矣,胜涂未隆,先生标之,振起清风。”宋苏辙《贺致政曾太傅启》:“出同忧患,措国步於安

【涤】《唐韻》徒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亭歷切《正韻》杜歷切,音狄。《說文》洒也。《詩·豳風》十月滌場。《正義》洗器謂之滌。又旱氣也。《詩·大雅》滌滌山川。又煗風也。《歲華紀麗》風惟滌滌,木漸欣欣。又浩酒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司尊彝凡酒脩酌。《註》脩讀如滌。滌酌,以水和而泲之。今齊人名浩酒曰滌。又養牲室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帝牛必在滌三月。又《集韻》徒弔切,音調。亦養牲室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毒藥切,音鐸。《班固·東都賦》紹百王之荒屯,因造化之盪滌。體元立制,繼天而作。

【袢】《唐韻》附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符袁切,音煩。《玉篇》衣無色也。又《類篇》袢延,衣熱也。《詩·鄘風》是袣袢也。《傳》是當暑袢延之服也。又《集韻》普半切,音泮。《類篇》袢迅,盛服貌。漢典考證:〔《類篇》絆延,衣熱也。《詩·鄘風》是袣絆也。〕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。 考證:〔《類篇》絆延,衣熱也。《詩·鄘風》是袣絆也。〕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