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回欲奋飞,踟蹰复相顾

几回欲奋飞,踟蹰复相顾

诗句读音
几回欲奋飞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1|3huíyùfèn fēi
踟蹰复相顾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chíchúfùxiāng gù

几回欲奋飞,踟蹰复相顾释义

【几】《唐韻》居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履切《正韻》居里切,寄上聲。《說文》踞几也。《徐曰》人所凭坐也。《詩·大雅》或肆之筵,或授之几。《周禮·春官》五几,玉几,雕几,彤几,漆几,素几。《劉歆·西京雜記》漢制,天子玉几,冬加綈錦其上,謂之綈几。凡公侯皆竹木几,冬則細爲橐以馮之。《玉篇》案也。亦作机。《左傳·昭五年》設机而不倚。又几几,安重貌。《詩·豳風》赤舄几几。(幾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居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希切,音機。《說文》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幾者,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兢兢業業,一日二日萬幾。《傳

【回】《唐韻》戸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隈切,音洄。《說文》从囗,中象回轉之形。《徐鍇曰》渾天之氣,天地相承。天周地外,隂陽五行,回轉其中也。又《說文》邪也,曲也。《詩·小雅》淑人君子,其德不回。《禮·禮器》禮飾回,增美質,措則正,施則行。又《正韻》返也。《後漢·蔡邕傳》回途要至,俯仰取容。又《廣韻》違也。《詩·大雅》求福不回。《又》徐方不回。《註》回猶違也,言不違命也。又《詩·大雅》昭回于天。《註》昭,明。回,旋也。又屈也。《後漢·盧植傳》可加赦恕申宥回枉。《又》抗議不回。又徘回。《說文》徘徊本作裵回。

【欲】《唐韻》余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兪玉切《正韻》余玉切,音浴。《說文》貪欲也。从欠谷聲。《徐曰》欲者,貪欲。欲之言續也。貪而不已,於文欠谷爲欲。欠者開口也。谷,欲聲。《禮·曲禮》欲不可從。《疏》心所貪愛爲欲。又《禮運》何謂人情。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,弗學而能。又物欲。《禮·樂記》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又《增韻》愛也。《孟子》可欲之爲善。《禮·曲禮》問疾不能遺,不問其所欲。又期願之辭。《論語》我欲仁。《大學》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心欲小,志欲大。又

【奋飞】。多比喻人不受束缚,奋发有为。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静言思之,不能奋飞。”毛传:“不能如鸟奋翼而飞去。”《南史·王敬则等传论》:“王陈拔迹奋飞,则建元、永明之运;身极鼎将,则建武、永元之朝。”唐韩愈《赠崔立之评事》诗:“东、马、严、徐已奋飞,枚皋即召穷且忍。”清秋瑾《<中国女报>发刊辞》:“使我女子生机活泼,精神奋飞,絶尘而奔,以速进於大光明世界。”

【踟】《廣韻》直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知切,音馳。《玉篇》踟躕,行不進也。《詩·邶風》搔首踟躕。又《集韻》或作踶。《禮·三年問》蹢焉,踟躕焉。《釋文》踟亦作踶。

【蹰】《字彙》俗躕字。

【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《說文》往來也。《廣韻》返也。《書·舜典》如五器卒乃復。《傳》復,還也。《詩·小雅》言歸思復。又《韻會》答也。《書·說命》說復于王。又《韻會》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願有復也。又《韻會》反命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諸臣之復。《註》復,報也,反也。《疏》謂羣臣受王命,使臣行之訖,反報於王也。又招魂曰復。《禮·檀弓》復盡愛之道也。《註》復謂招魂,庶幾其精氣之反。又興復。《諸葛亮·出師表》興復漢室,還於舊都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元有復見心。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後周置復州

【相顾】1.相视;互看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“乃称史迁著书,諮东方朔,於是桓谭之徒,相顾嗤笑。”唐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君臣相顾尽沾衣,东望都门信马归。”宋苏轼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而相顾不发,中外失望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孝感之战》:“嗣闻为余,皆相顾欷歔曰:‘此老尚无恙耶!此吾儕命蹇故也。’”2.互相照顾;互相照应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兄弟》:“二亲既殁,兄弟相顾,当如形之与影,声之与响。”《古今小说·吴保安弃家赎友》:“平时酒杯往来,如兄若弟;一遇虱大的事,才有些利害相关,便尔我不相顾了。”清阎尔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