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渐承鸿业,从容守太康

积渐承鸿业,从容守太康

诗句读音
从容守太康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cóng róngshǒutài kāng
积渐承鸿业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jī jiànchénghóng yè

积渐承鸿业,从容守太康释义

【从容】1.举动。《礼记·缁衣》:“长民者衣服不贰,从容有常。”孔颖达疏:“从容有常者,从容,谓举动有其常度。”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:“重华不可遌兮,孰知余之从容!”王逸注:“从容,举动也。”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众芳芬鬱,乱於五风,从容猗靡,消息阳阴。”吕延济注:“从容,犹举动也。”参阅清王念孙《广雅疏证》卷六上。2.悠闲舒缓,不慌不忙。《书·君陈》:“宽而有制,从容以和。”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儵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”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:“下兰臺而周览兮,步从容於深宫。”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追光寺》

【守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書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始九切,音首。《說文》守,守官也。从宀,官府也。从寸,法度也。《玉篇》收也,視也,護也。《易·繫辭》何以守位,曰仁。《周禮·天官》獸人職時田則守罟。《註》防獸觸攫也。又《廣韻》主守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晏子云:山林之木,衡鹿守之。澤之萑蒲,舟鮫守之。藪之薪蒸,虞守之。海之鹽蜃,祈望守之。衡鹿等皆官名。又《增韻》攻守也。《易·坎卦》王公設險,以守其國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阻三面而守。又《唐韻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舒救切,音獸。《增韻》守之也,所守也,爲

【太康】安宁。三国魏曹叡《野田黄雀行》逸句:“四夷重译贡,百姓謳吟咏太康。”唐李白《流夜郎闻酺不预》诗:“北闕圣人歌太康,南冠君子窜遐荒。”清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十一》:“乱不生於乱,而生於太康之时。”

【积渐】。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姦臣之败主也,积渐积微使王迷惑而不自知也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安者非一日而安也,危者非一日而危也,皆以积渐然,不可不察也。”元张可久《红绣鞋·岁暮》曲之二:“玲瓏心似锦,积渐鬢成丝,落一张閒故纸。”明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:“又功罪勘报,其权往往属之御史,积渐凌替,故非一朝也。”郭沫若《羽书集·不要怕死》:“大汉奸的防闲是相当困难的,这种大抵都是有点社会地位的人,他们并不是无智,并不是不晓得做汉奸的利害,然而他们仍悍然为之者,我看有些是积渐使然,有些是出于不得已的。”

【承】《唐韻》署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陵切,音丞。《說文》奉也。《書·說命》后克聖,臣不命其承。《詩·小雅》承筐是將。又受也。《禮·禮運》是謂承天之祜。《疏》受天之福也。又《增韻》下載上也。《易·坤彖》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《尚書·大傳》庶人有石承。《註》屋柱下石也。又《廣韻》次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三年》同盟于平丘,子產爭承。《註》承貢賦之次也。又繼也。《詩·小雅》如松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。《疏》新故相承,無彫落也。又止也。《詩·魯頌》則莫我敢承。《疏》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。又通丞。《左傳·哀十八年》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

【鸿业】。多指王业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朕承太祖鸿业,奉宗庙二十五年。”唐玄宗《并州置北都制》:“守宗社之大寳,恢中原之鸿业。”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论式》:“若夫詔书之作,自文景犹近质,武帝以后,时称《诗》《书》,润色鸿业,始为诗之流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