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寂江山晚,苍苍原野暮
寂寂江山晚,苍苍原野暮释义
【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七岡切《正韻》千剛切,音倉。《說文》草色也。《易·說卦傳》震爲蒼筤竹。《臨川吳氏註》蒼,深靑色。《詩·王風》悠悠蒼天。《禮·玉藻》大夫佩水蒼玉。《疏》似水之蒼而雜有文。又《博雅》茂也。《書·益稷篇》至于海隅蒼生。《傳》蒼蒼然生草木。又老也。《詩·秦風》蒹葭蒼蒼。《釋文》物老之狀。又《前漢·陳勝傳》蒼頭。《註》士卒靑帛巾。又《綱目集覽》蒼黃,急遽貌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蒼氏。《註》《風俗通》云:八愷,蒼舒之後。又《韻會》采朗切,倉上聲。莽蒼,寒狀。一曰近郊之色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適莽蒼者,三
【原野】“原壄”。平原旷野。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大者陈之原野,小者致之市朝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季春纪》:“循行国邑,周视原野。”高诱注:“广平曰原,郊外曰野。”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:“天时坠兮威灵怒,严杀尽兮弃原壄。”朱熹集注:“壄,古野字。弃原壄,骸骨弃於原壄也。”宋陆游《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》诗:“城南城北如铺雪,原野家家种蕎麦。”清龚自珍《<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>序》:“取不逞夷人及奸民,就地正典型,非有大兵陈之原野之事,岂古人於陆路开边衅之比也哉?”巴金《<春天里的秋天>序》:“春天,枯黄的原野变緑了。”汉
【暮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故切,音慕。本作莫。《說文》莫,日且冥也。从日,在茻中。《註》平野中望日將落,如在草茻中也。《史記·伍子胥傳》吾日暮塗遠。《屈原·離騷》恐美人之遲暮。○按經典本皆作莫。今或相承用暮字。
【寂寂】1.寂静无声貌。三国魏曹植《释愁文》:“愁之为物,惟惚惟怳,不召自来,推之弗往,寻之不知其际,握之不盈一掌。寂寂长夜,或羣或党,去来无方,乱我精爽。”唐王维《寒食汜上作》诗:“落花寂寂啼山鸟,杨柳青青渡水人。”宋叶适《叶君宗儒墓志铭》:“有百年之宅,千岁之田,前临清流,旁接高阜,亭院深芜,竟日寂寂。”明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“庭堦寂寂,小鸟时来啄食,人至不去。”《三侠五义》第二七回:“包兴放下帐子,将灯移出,寂寂无声,在外伺候。”冰心《庄鸿的姊姊》:“炉火也似乎失了热气,我只寂寂地看着弟弟,弟弟却也寂寂地看
【江山】1.江河山岳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彼其道远而险,又有江山,我无舟车,奈何?”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芦人渔子,摈落江山。”唐杜甫《宿凿石浦》诗:“早宿宾从劳,仲春江山丽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他常常在处理军务之暇,同幕僚和清客们站在船头,指点江山,评论形胜,欣赏风景,谈笑风生。”2.借指国家的疆土、政权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贺劭传》:“割据江山,拓土万里。”元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指望待整乾坤,定江山,安社稷,辅皇家救困扶危。”《说唐》第六三回:“孤家争取江山,管甚么有仇无仇?”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
【晚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無遠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武遠切,音挽。《說文》莫也。《博雅》後也。《史記·李斯傳》君何見之晚。《前漢·天文志》伏見蚤晚。zdic.net漢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