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迥回文巧,绅兼束发新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绅兼束发新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十七眞 拼音: shēnjiānshù fàxīn |
机迥回文巧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三十一巧 拼音: jījiǒnghuí wénqiǎo |
机迥回文巧,绅兼束发新释义
【绅】《廣韻》失人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升人切,音申。《說文》大帶也。《禮·內則》冠緌纓端,韠紳縉笏。《註》紳,大帶,所以自紳約也。《論語》子張書諸紳。《疏》以帶束腰,垂其餘以爲飾,謂之紳。又《博雅》紳,束也。又《韻補》叶尸連切《韓愈·謝自然詩》奈何不自信,反欲從物遷。感傷遂成詠,昧者宜書紳。
【兼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堅嫌切《正韻》古嫌切,音縑。《說文》幷也。从手禾。兼持二禾也。《徐曰》會意。秉持一禾,兼持二禾。可兼持者,莫若禾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兼三才而兩之。《前漢·王莽傳》縣宰缺者,數年守兼。《註》師古曰:不拜正官,令人守兼也。又姓。《韻會》衞公子兼之後。
【束发】1.束扎发髻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童子之节也,緇布衣,锦缘,锦绅并纽,锦束髮。”孔颖达疏:“锦束髮者,以锦为緫而束髮也。”汉刘向《列女传·鲁秋洁妇》:“洁妇者,鲁秋胡子妻也。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陈,五年乃归……妇曰:‘子束髮辞亲,往仕五年乃还。’”2.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以代指成童之年。汉贾谊《新书·容经》:“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,蹍小节焉,业小道焉;束髮就大学,蹍大节焉,业大道焉。”唐鲍溶《苦哉远行人》诗:“去时始束髮,今来髮已霜。”宋陆游《上执政书》:“某小人,生无他长,不幸束髮有文字之愚,自上世遗文
【新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息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斯人切《正韻》斯鄰切,音辛。《說文》取木也。又《博雅》初也。《易·大畜》日新其德。《書·胤征》咸與惟新。《詩·豳風》其新孔嘉。《禮·月令》孟秋,農乃登穀,天子嘗新,先薦寢廟。又《唐書·禮樂志》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,制曰履新之慶。又姓。《晉語》新穆子。又複姓。《史記·魯仲連傳》新垣衍。《註》索隱曰:新垣,姓。衍,名也,爲梁將。又州名。漢屬合浦郡,梁立新州。又《詩·小雅》薄言采芑,于彼新田。《朱傳》田一歲曰葘,二歲曰新田。又《韻補》叶蘇前切。《道藏歌》終劫複始劫,愈覺靈顏
【机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履切《正韻》居里切,音几。《說文》木名。《山海經》單狐之山多机木。《郭註》狀如楡,可燒以糞田。又與几通。《易·渙卦》渙奔其机。《註》承物者也。《家語》仰視榱桷,俯察机筵。《註》机作几。又《集韻》居狋切《韻會》居宜切,音饑。亦木名也。又《類篇》牛吠切,音刵。椹也。(機)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居衣切《集韻》居希切,音幾。《說文》主發謂之機。《書·太甲》若虞機張,往省括于度則釋。《尚書·大傳》捕獸機檻陷。《大學》其機如此。《註》發動所由。《疏》關機也。動於近,成於遠。又星名。《博雅》斗星三爲
【迥】《廣韻》戸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戸茗切《正韻》戸頂切,音泂。《增韻》寥遠也。又《廣韻》光也,輝也。 通作泂。俗作逈。
【回文】修辞手法之一。某些诗词字句,回环往复读之均能成诵。如南朝齐王融《春游回文诗》:“池莲照晓月,幔锦拂朝风。”回复读之则为“风朝拂锦幔,月晓照莲池。”起源说法不一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回文所兴,则道原为始。联句共韵,则柏梁餘制。”按,道原作品已佚。一说起源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《璇玑图》诗。参阅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体六》、陈望道《修辞学发凡》第七编十一。2.回复的公文。《清平山堂话本·曹伯明错勘赃记》:“解曹伯明并赃物、文卷,到府厅交割了,讨了回文自回。”亦作“迴纹”。亦作“廻文”。亦作“逥纹”。1.
【巧】〔古文〕丂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苦絞切,敲上聲。《說文》技也。《廣韻》能也,善也。《韻會》機巧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天有時,地有氣,材有美,工有巧。合此四者,然後可以爲良。《山海經》義均始爲巧,倕始作下民百巧。又《增韻》拙之反。《韻會》黠慧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大巧若拙。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是故有大略者,不可責以捷巧。又《廣韻》好也。《詩·衞風》巧笑倩兮。又《韻會》射者工于命中曰巧。《孟子》知譬則巧也。又《廣韻》僞也。《詩·小雅》巧言如簧,顏之厚矣。《傳》出言虛僞,而不知慚於人。《禮·月令》毋或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