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甸蒙尘日,南梁反正年

近甸蒙尘日,南梁反正年

诗句读音
近甸蒙尘日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韵脚:入五質
拼音: jìn diànmeng chen4
南梁反正年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韵脚:下平一先
拼音: nán liángfǎn zhèngnián

近甸蒙尘日,南梁反正年释义

【近甸】城近郊。《晋书·食货志》:“此又三魏近甸,岁当復入数十万斛穀。”《旧唐书·崔慎由传》:“或以京都纷扰,委制置於中朝;或以鑾輅播迁,俾奉迎於近甸。”

【蒙尘】尘蒙覆。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蒙尘而欲毋眯,涉水而欲毋濡,不可得也。”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惧蒙尘於叩缶,顾取笑乎鸣玉。”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查初白诗》:“寺贫僧乞食,臺古佛蒙尘。”2.古代多指帝王失位逃亡在外,蒙受风尘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天子蒙尘于外,敢不奔问官守?”《后汉书·刘虞传》:“今天下崩乱,主上蒙尘。”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史阁部书》:“徽钦蒙尘,宋高纘统。”

【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人質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入質切,音。《說文》實也。太陽之精不虧。《博雅》君象也。《釋名》日,實也,光明盛實也。《易·乾卦》與日月合其明。又《繫辭》縣象著明,莫大乎日月。又《說卦》離爲火爲日。《周禮·天官·九註》日者天之明。《禮·祭義》日出於東。《史記·天官書註》日者,陽精之宗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日合於天統。《後漢·荀爽傳》在地爲火,在天爲日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火氣之精者爲日。又《書·舜典》協時月正日。《傳》合四時之氣節,月之大小,日之甲乙,使齊一也。又《洪範》五紀,三曰日。《傳》紀一日

【南梁】古地名,在今河南临汝县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二年,魏伐赵。赵与韩亲,共击魏。赵不利,战於南梁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《括地志》云:‘故梁在汝州西南二百步。’《晋太康地记》云:‘战国时谓南梁者,别之於大梁少梁也。’古蛮子邑也。”2.指《梁书》。因梁为南朝,故云。清宋琬《寄姚六康》诗:“《南梁》、《北齐》编更陋,譬如嘉穀纷糠粃。”汉

【反正】1.由邪归正。《诗·卫风·氓序》:“宣公之时,礼义消亡……故序其事以风焉。美反正,刺淫泆也。”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天之见异,所以敕戒人君,欲令觉悟反正,推诚行善。”2.指敌方的军队投到己方为反正。《新唐书·王珂传》:“珂愤见言色,屡陈讨贼谋。既反正,首献方物,帝甚倚之。”孔厥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四回:“欢迎伪军反正的标语,一直贴到岗楼上。”3.指帝王复位。《晋书·王敦传》:“惠帝反正,敦迁散骑常侍、左卫将军、大鸿臚、侍中,出除广武将军、青州刺史。”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“天復元年春正月甲申朔,昭宗反正

【年】漢典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