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渡逢清夜,途程尽翠微

津渡逢清夜,途程尽翠微

诗句读音
津渡逢清夜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jīn dùféngqīng yè
途程尽翠微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tú chéngjìn|jǐncuì wēi

津渡逢清夜,途程尽翠微释义

【津渡】渡口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有詔将八校尉与驍骑都尉、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间虏,通转道津渡。”唐贾岛《送李馀及第归蜀》诗:“津渡逢清夜,途程尽翠微。”吴晗《朱元璋传》第一章三:“﹝蒙汉贵族﹞还专派官员在黄河、淮河、长江的关卡津渡检查,凡汉民没有通行公文的,一律不许通过。”2.渡河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贾逵传》:“从至黎阳,津渡者乱行,逵斩之,乃整。”典

【逢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符容切,音縫。《說文》遇也。从辵,峯省聲。《正韻》値也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不逢不若。《書·洪範》子孫其逢吉。又《正韻》迎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逢、迎,逆也。自關而西。或曰迎,或曰逢。又逆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逢占射覆。《註》逆占事,猶言逆刺也。又大也。《禮·儒行》衣逢掖之衣。《註》衣掖下寬大也。又閼逢,歲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甲曰閼逢。《註》言萬物鋒芒欲出,壅遏未通也。又與縫通。《禮·玉藻》深衣縫齊倍要。《註》縫,或爲逢。又有逢,國名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有逢伯陵因之。《註》逢伯陵,殷諸

【清夜】清静的夜晚。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:“悬明月以自照兮,徂清夜於洞房。”唐李端《宿瓜州寄柳中庸》诗:“怀人同不寐,清夜起论文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六回:“而内阁大臣,尤循常袭故,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,清夜捫心,其能自慰乎?”

【途程】路程,道路。多用于比喻。宋范仲淹《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》:“展驥之途程尽入,詎可经邦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却説安公子……自己的功名却才走得一半途程,歇了两日,想到明年会试,由不得不急着用功。”瞿秋白《寄××》诗之一:“若非自己是来自歧途,何至于决不定途程!”

【尽】《正字通》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(盡)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慈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忍切,秦上聲。《說文》器中空也。《小爾雅》止也。《玉篇》終也。《廣韻》竭也。《集韻》悉也。《易·繫辭》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去惡莫如盡。《穀梁傳·定十年》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《中庸》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明者,禮之盡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《註》適可而止也。又《韓鄂歲華紀麗》大酺小盡。《註》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又姓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又《

【翠微】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。《尔雅·释山》:“未及上,翠微。”郭璞注:“近上旁陂。”郝懿行义疏:“翠微者……盖未及山顶孱颜之间,葱鬱葐蒀,望之谸谸青翠,气如微也。”唐李白《赠秋浦柳少府》诗:“摇笔望白云,开帘当翠微。”宋司马光《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》:“八水三川路渺茫,翠微深处白云乡。”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十一》:“地当山之翠微,深崖坠壑,尚在其下,不觉其为幽閟;乱峯小岫,初环於上,不觉其为孤高。”郁达夫《题画》诗之一:“藜杖意行闻午鷄,人家住在翠微西。”2.泛指青山。唐高适《赴彭州山行之作》诗:“峭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