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福滋闽壤,芳名亘古今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景福滋闽壤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:上三十六養 拼音: jǐng fúzīmǐnrǎng |
芳名亘古今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: fāng mínggèn gǔjīn |
景福滋闽壤,芳名亘古今释义
【景福】福。《诗·周颂·潜》:“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”三国魏曹植《精微篇》:“圣皇长寿考,景福常来仪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替纪闻》卷一:“私幸中兴令主,仪表端凝,他日景福洪祺当与圣祖、高宗接武。”陈毅《七星岩》诗:“石室嘆钻天,景福秘地藏。”2.宫殿名。三国魏明帝建,故址在河南省许昌市。三国魏何晏有《景福殿赋》。
【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子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津之切《正韻》津私切,音兹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牛飮山白陘谷。又霸水之別名。《水經注》霸陵縣霸水,古曰滋水。又蒔也,長也,益也。《書·泰誓》樹德務滋。又液也。《禮·檀弓》必有草木之滋焉。又多也,蕃也。《左傳·僖十五年》物生而後有象,象而後有滋。又滋味也。《禮·月令》薄滋味,無致和。又濁也。《左傳·哀八年》武城人拘鄫人之漚菅者曰:何故使我水滋。又與孳孜通。又通作兹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賦斂兹重。又《廣韻》疾之切,音慈。水名,出高麗山。《山海經》高是之山,滋水出焉。
【闽】《唐韻》武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眉貧切《正韻》彌鄰切,音珉。《說文》東南越種。《廣韻》閩越。《周禮·夏官》職方氏辨其邦國、都鄙、四夷、八蠻、七閩。《史記·東越傳》閩越王無諸。《註》東越之別名。《註》按《說文》云閩,東越,蛇種也。故字从虫門聲。《山海經》閩在海中。《註》閩越卽西甌,今建安郡是也。又古養鳥官。《周禮·秋官·閩隷》閩隷掌役畜養鳥,而阜蕃敎擾之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無分切,音文。《周禮·七閩釋文》又音文。又《廣韻》音旻。《周禮·七閩釋文》鄭氏音旻。又《集韻》謨官切,音瞞。《周禮·七閩釋文》漢書音義,服
【壤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如兩切《集韻》汝兩切,音穰。《說文》柔土也。無塊曰壤。又物自生則言土,人耕種則言壤。《書·禹貢》咸則三壤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辨十有二壤之物,知其種,以敎稼穡樹藝。又壤奠,壤土所出奠贄也。《書·康王之誥》一二臣衞,敢執壤奠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梁益之閒,所愛諱其肥盛曰壤。壤子猶愛子也。《鄒陽·上吳王書》壤子王梁。又富足也。與穰同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一年而給,二年而足,三年大壤。又傷也。《穀梁傳·隱三年》日有食之,吐者外壤,食者內壤。又紛錯貌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天下壤壤,皆爲利往。又蓋壤,天地也。
【芳名】名。唐薛存诚《御制段太尉碑》诗:“青史应同久,芳名万古闻。”明徐渭《上督府公生日诗》:“詎止芳名流简册,还将伟绩著旂常。”清顾炎武《淮东》诗:“一死留芳名,一死骨已枯。寄语后世人,观此两丈夫。”2.对他人名字的美称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湖赏》:“緑窗西,青鸞一缕递支机,芳名已註姻缘簿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四回:“这小姐芳名叫做雏鸞。”巴金《家》六:“选择的结果,只有两家姑娘的芳名不曾被淘汰。”
【亘古】亦作“亙古”。1.贯穿古代;整个古代。南朝宋鲍照《河清颂》:“亘古通今,明鲜晦多。”明方孝孺《郑府君哀辞》:“德可感人兮亘古如斯。”2.自古以来;从来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王氏以妇人能之,尤亙古所无也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八回:“这是他亘古少有一个贤良人,才这样待你。”
【今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吟切,音金。《說文》是時也。《廣韻》對古之稱。《詩·召南》迨其今兮。《毛傳》今,急辭也。《朱傳》今,今日也。不待吉也。又《圓覺經》無起無滅,無去來今。《註》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。又《韻補》叶居靑切,音京。《詩·周頌》有椒其馨,胡考之寧。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。又叶居良切,音姜。《易林》庭爎夜明,追古傷今。陽弱不制,隂雄坐房。 从亼會意。,古文及字。巳往爲古,逮及爲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