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看微物理,应识养心真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应识养心真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十七眞 拼音: 1|4shí|zhìyǎng xīn1 |
静看微物理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:上六止 拼音: jìngkàn|kānwēi wùlǐ |
静看微物理,应识养心真释义
【应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陵切,音膺。《說文》當也。从心聲。《徐曰》,鷹字也。本作,今作應。又料度辭也。《唐詩》應須,祇應,皆是也。又《周語》其叔父實應且憎。《註》猶受也。又國名。《括地志》故應城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又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邗晉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又通作膺。《書·武成》誕膺天命。《註》當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證切,音譍。《集韻》答也。《廣韻》物相應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又樂名。
【识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賞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設職切,音式。《說文》常也。一曰知也。《長箋》訓常無意義。《玉篇》識,認也。《增韻》能別識也。又見識也。《詩·大雅》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吳公子札聘于鄭,見子產如舊相識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前識者,道之華而愚之始。《莊子·繕性篇》道固不小行,德固不小識。《揚子·法言》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,至識也。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,迷識也。又草名。《大戴禮·夏小正》三月采識。識,草也。又州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。又姓。見《姓纂》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
【养心】1.修养心神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养心莫善於寡欲。”宋陆游《忧国》诗:“养心虽若冰将释,忧国犹虞火未然。”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释氏亦务养心,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。”2.谓烦闷。养,通“痒”。汉贾谊《新书·劝学》:“则虽王公大人,孰能无悇憛养心而巔一视之?”参阅清洪颐煊《读书丛录》卷十五。
【真】同眞。俗字。
【微物】细小的东西;小的生物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臣为削者也,诸微物必以削削之,而所削必大於削。”南朝梁陆倕《新刻漏铭》:“昔嘉量微物,盘盂小器,犹其昭德记功,载在铭典。”明韩洽《雪下红》诗:“天道存微物,韶华惜岁阑。”清黄鷟来《甲戌晤张蔚生喜而有赋》诗之二:“微物知报德,径寸传隋珠。”2.喻指卑下者。《南史·周朗传》:“朗悖礼利口,宜合翦戮,微物不足乱典刑,特锁付边郡。”3.作自称之谦词。南朝宋颜延之《应诏宴曲水作诗》:“仰閲丰施,降惟微物。”李善注:“微物,自谓也。”4.菲薄的礼物。用作谦词。明杨珽《龙
【理】《唐韻》良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兩耳切《正韻》良以切,音里。《說文》治玉也。《徐曰》物之脈理,惟玉最密,故从玉。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夏桀之時,金積折廉,璧襲無理。《註》用之煩數,皆鈍而無文。又《說文徐註》治玉治民皆曰理。《書·周官》論道經邦,燮理隂陽。《前漢·循吏傳》政平訟理。又《玉篇》正也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先王疆理天下。《註》理,正也。又《玉篇》道也。《廣韻》義理。《易·繫辭》易而天下之理得矣。《史記·平原君傳》謂公孫龍曰: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。其人理勝於辭,公辭勝於理,辭勝於理,終必受詘。《皇極經世》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