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蓝夹江干,钟鼓时相应

精蓝夹江干,钟鼓时相应

诗句读音
精蓝夹江干平仄:平 平 平 平
拼音: jīng lánjiā|jiá|gājiāng gān
钟鼓时相应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zhōnggǔshíxiāng yìng

精蓝夹江干,钟鼓时相应释义

【精蓝】佛寺;僧舍。精,精舍;蓝,阿兰若。宋高翥《常熟县破山寺》诗:“古县沧浪外,精蓝縹緲间。”元戴表元《题东玉师府所藏<潇湘图>》诗:“今日精蓝方丈地,倚窗眠看洞庭山。”清吴伟业《代具师答赠》诗:“早得此贤开讲席,便图作佛住精蓝。”

【江干】;江岸。南朝梁范云《之零陵郡次新亭》诗:“江干远树浮,天末孤烟起。”唐王勃《羁游饯别》诗:“客心悬陇路,游子倦江干。”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﹝王国良﹞至江干为渡船所苦,遂露宿江滸,平明始得渡归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章:“杨柳若干株,摇曳江干;小桥村市,出没烟云水气之中。”汉

【鼓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工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果五切《正韻》公土切,音古。革音之器。伊耆氏造鼓。《說文》鼓,郭也。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,故謂之鼓。《徐鍇曰》郭者,覆冒之意。《玉篇》瓦爲椌,革爲面,可以擊也。樂書,鼓所以檢樂,爲羣音長。《周禮·地官·鼓人》掌敎六鼓。《註》六鼓:靁鼓八面,靈鼓六面,路鼓四面,鼖鼓,皋鼓,晉鼓,皆兩面。又夏后氏足鼓,置鼓於趺上,謂之節鼓。殷楹鼓,以柱貫中,上出而樹之也。周縣鼓,植簨虡而縣之也。又星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河鼓謂之牽牛。《郭註》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。擔者,荷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
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
【相应】1.互相呼应;应和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设象以为民纪,式权以相应。”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军志有之,善用兵者,如常山之蛇,首尾相应。”宋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﹝大石﹞空中而多窍,与风水相吞吐,有窾坎鏜鞳之声,与向之噌吰者相应,如乐作焉。”清纳兰性德《雨后》诗:“蝉嘶柳陌多相应,燕踏琴弦别作声。”刘大白《丁宁》诗一:“我心里同时起了一声声的回声,和你那郑重丁宁,一声声地相应。”2.相符合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大将使人行守,操信符,信符不合及号不相应者,伯长以上輒止之,以闻大将。”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终日力